江風裹著鐵鏽味撲麵而來。寶貝掌中玉玨與青銅棺槨的凹槽嚴絲合縫,七十二具懸棺突然發出金石相擊之聲。青光如漣漪般在崖壁擴散,竟將暮色染成蒼碧。
\"且慢!\"紫陽真人拂塵卷住玉玨,\"這紋路是青城山失傳的''天師符印'',需以童子血......\"
話未說完,跪地的黑衣人突然暴起。毒瘡密布的麵孔扭曲如惡鬼,五指成爪直取寶貝咽喉。林紅袖紅綢剛動,卻見黑衣人袖中竄出七條銀環蛇,蛇信正對著她腕間傷口。
\"別動。\"黑衣人嗓音沙啞,\"腐心蠱的滋味,林姑娘不想嚐嚐吧?\"
寶貝耳後朱砂印微微發燙。他餘光瞥見懸棺青光在青銅棺槨上投射出星圖,天突穴突然湧起寒流。\"真人說的沒錯。\"他緩緩舉起玉玨,\"但這符印要的不是童子血——\"
寒玉真氣驟然爆發,玉玨表麵霜紋竟與朱砂印遙相唿應。黑衣人指爪距咽喉三寸處生生頓住,銀環蛇鱗片結滿冰晶。寶貝雙指夾住玉玨在棺槨凹槽一劃,金石摩擦聲刺得人牙酸。
\"要的是天師血脈!\"
青光暴漲,七十二具懸棺應聲開啟。沒有想象中的屍骸,每具棺內都懸著柄青銅劍,劍身刻滿與禹王碑相似的蝌蚪文。紫陽真人瞳孔驟縮:\"這是...張天師親鑄的斬蛟劍陣!\"
黑衣人突然發出夜梟般的慘笑:\"二十年了...藥王穀三百弟子的血總算沒有白流!\"他撕開衣襟,心口赫然紋著完整的青蓮圖案。林紅袖倒吸冷氣——那青蓮的經絡走向,竟與人體十二正經完全重合。
\"青蓮移脈術?\"紫陽真人並指如劍點在黑衣人膻中穴,\"你們把藥王穀弟子都做成了活脈圖?\"
江麵忽起異動。十艘蒙衝戰船去而複返,船頭站著二十餘名黑袍人。為首者手持烏木杖,杖頭鑲嵌的骷髏泛著綠光。\"唐門五毒長老?\"青鸞素手按在焦尾琴上,\"連看家的''百蠱幡''都請出來了。\"
寶貝卻盯著黑衣人胸口的青蓮紋。寒玉真氣在經脈中流轉,竟與青蓮紋路產生微妙共鳴。他忽然想起七歲那年,師父在寒潭邊說的話:\"你心脈處的朱砂印,是天師道鎮壓邪祟的......\"
\"小心!\"
三支透骨釘破空而來,釘在寶貝方才站立處。楊慎獨的座船不知何時繞到崖後,船樓站著個戴青銅麵具的白衣人。黑衣人見到麵具,突然渾身顫抖:\"穀主...是穀主!藥王穀的''青蓮令''!\"
紫陽真人拂塵掃開暗器,語氣凝重:\"二十年前藥王穀主暴斃,看來是有人李代桃僵。\"
白衣人抬手摘下麵具,露出張與黑衣人一模一樣的毒瘡臉。寶貝心頭劇震——這人眼角的疤痕,竟與自己耳後朱砂印形狀別無二致!
\"好侄兒。\"白衣人的聲音像是鈍刀刮骨,\"見到為叔,還不交出天師血脈?\"
崖壁突然傳來機括轉動聲。九柄青銅劍自行飛出懸棺,在江麵結成劍陣。白衣人冷笑揮袖,十艘戰船同時射出鐵索,鎖鏈盡頭竟是精鋼打造的鬼爪。
\"唐門的''閻羅扣''!\"青鸞玉指急撥,天蠶絲纏住三柄青銅劍,\"此物專破內家真氣,切莫......\"
話音未落,寶貝已躍入劍陣。寒玉真氣灌注足尖,踏著青銅劍淩空飛渡。白衣人袖中飛出九條蜈蚣鏢,卻在觸及寶貝衣袂時紛紛凍成冰渣。
\"藥王穀的《青囊書》第三卷,\"寶貝雙掌拍向最近的兩柄青銅劍,\"記載著換臉之術要取至親麵皮——\"劍身蝌蚪文突然遊動起來,\"我說的對嗎?二叔?\"
最後二字出口,七十二柄青銅劍同時嗡鳴。青光匯聚成巨大符印,將白衣人籠罩其中。黑衣人突然嘶聲喊道:\"他不是穀主!是唐門毒聖!當年就是他......\"
烏木杖重重頓在甲板。五毒長老陰惻惻笑道:\"藥王穀早該並入唐門。小子,你若肯自斷心脈,老夫便給這些人痛快。\"
紫陽真人突然長笑:\"唐老鬼,你抬頭看看!\"
眾人仰首,隻見青光符印在雲端顯化成八卦陣圖。都江堰方向傳來悶雷般的響動,魚嘴處竟分流出一道紫水。寶貝耳後朱砂印紅得滴血,他福至心靈,並指劃過青銅劍鋒。
血珠墜入江心剎那,七具懸棺轟然炸裂。棺中飛出的不是屍骸,而是七卷金線編織的帛書。青鸞天蠶絲卷住其中一卷,失聲叫道:\"這是...華佗失傳的《青囊書》真本!\"
白衣人突然暴起,鬼爪直取帛書。林紅袖紅綢如靈蛇纏住他手腕,卻扯下半張人皮麵具。麵具下赫然是楊慎獨的臉!
\"兵部侍郎?\"紫陽真人七星劍出鞘,\"難怪能調動玄甲軍。\"
寶貝瞳孔驟縮。他想起青銅棺槨上的隱文,寒玉真氣突然逆衝經脈。一口黑血噴在最近那卷帛書上,血漬竟顯出山川脈絡圖。
\"都江堰暗渠全圖!\"紫陽真人大驚,\"原來李冰父子將禹王碑文刻在了......\"
江底傳來龍吟般的震動。十艘蒙衝戰船劇烈搖晃,船底不知何時纏滿水草。五毒長老臉色突變:\"是藥王穀的''千絲引''!快斬......\"
晚了。水草瘋長成藤蔓,瞬間貫穿十餘唐門弟子胸膛。白衣人楊慎獨急退數丈,袖中射出響箭。寶貝正要追擊,心口突然傳來撕裂般的劇痛。
\"寒玉真氣在吞噬蠱毒!\"紫陽真人連點他十三處大穴,\"青鸞,用變宮調穩住他心脈!\"
焦尾琴聲起,卻比往日多了三分殺伐之氣。天蠶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竟與青銅劍陣產生共鳴。黑衣人突然撲到寶貝身前,將半塊玉玨按在他掌心:\"少穀主,青蓮移脈術的解法在......\"
三枚透骨釘貫穿他後心。白衣人楊慎獨獰笑:\"叛徒就該喂蠱蟲。\"說著吹響骨笛,江麵浮起無數背生肉翅的怪魚。
\"是南海屍蹩!\"林紅袖紅綢舞成屏障,\"沾上丁點屍毒就會......\"
寶貝突然盤膝而坐。寒玉真氣透體而出,在周身形成冰晶屏障。他凝視掌心血漬顯化的暗渠圖,腦海中浮現出幼時師父教的水經注歌訣:\"離堆鎖蛟龍,寶瓶吐雲氣......\"
\"我明白了!\"他雙掌拍向江麵,\"真人,震位三寸!\"
紫陽真人七星劍應聲插入指定方位。劍氣激起十丈水幕,水珠映著月光竟顯出星圖軌跡。七十二柄青銅劍淩空飛旋,將屍蹩盡數絞殺。
白衣人見勢不妙,袖中彈出煙霧彈。青鸞琴音陡轉清越,音波震散毒霧,卻見二十艘赤馬舟趁亂逼近,舟上弓弩手箭簇都淬著藍光。
\"唐門的''幽冥箭''。\"紫陽真人並指抹過劍身,\"寶貝,可還記得天師道的''禹步''?\"
寶貝足踏懸棺,步法暗合北鬥七星。每踏一步,便有一柄青銅劍歸位。當他踏完七七四十九步,江麵浮現巨大的八卦陣圖,將赤馬舟盡數困在死門。
\"坎水為引,離火為終。\"紫陽真人劍指蒼穹,\"天師伏魔陣,起!\"
驚雷劈落,江水化作萬千劍氣。唐門弟子來不及慘叫便沉入江底,五毒長老的烏木杖斷成三截。白衣人楊慎獨突然扯開錦袍,胸前赫然嵌著塊青石碑拓片。
\"禹王碑拓!\"紫陽真人臉色大變,\"快阻止他!\"
拓片上的蝌蚪文泛起血光。寶貝耳後朱砂印突然離體飛出,在虛空凝成丹鶴虛影。鶴喙精準啄在拓片中心,血光頓時消散。白衣人噴出黑血,難以置信地瞪著寶貝:\"你竟然能操控天師精魄......\"
話未說完,青鸞的焦尾琴弦已割斷他咽喉。林紅袖紅綢卷住墜落的碑拓,卻發現背麵刻著藥王穀地圖,某處朱筆圈注著\"青蓮池\"。
紫陽真人拾起半塊玉玨,對著月光細看:\"原來如此。青蓮移脈術需要天師血脈為引,藥王穀這些年四處搜尋張天師後人......\"
寶貝突然踉蹌跪地。寒玉真氣與蠱毒在他體內形成微妙平衡,竟將任督二脈生生拓寬三倍。黑衣人臨死前按在他掌心的玉玨,此刻正散發出溫熱氣息。
\"青蓮池下有密室。\"林紅袖展開碑拓,\"這標記似乎是......\"
\"是《青囊書》缺失的最後一卷。\"紫陽真人長歎,\"當年華佗將移魂續命之術刻在禹王碑背麵,看來李冰父子分江治水是假,守護這續命之術才是真。\"
江風驟急,殘存的蒙衝戰船開始後撤。青鸞忽然指著東南方:\"你們看!\"
藥王穀方向升起七道狼煙,在空中凝成青蓮圖案。寶貝握緊半塊玉玨,寒玉真氣不受控製地湧向玉玨紋路。崖壁上的青銅劍陣再次鳴響,這次卻帶著悲愴之音。
\"是青蓮泣血。\"紫陽真人白眉緊鎖,\"藥王穀有變,必須......\"
話音未落,寶貝已踏著青銅劍淩空而起。月光下,他耳後朱砂印紅芒吞吐,在夜幕中劃出一道赤色軌跡,正指向狼煙升騰之處。
藥王穀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寶貝踏著峭壁垂落的藤蔓疾行,耳後朱砂印如燭火明滅。穀口兩尊藥王像已被人削去頭顱,裂縫中爬滿暗紅色苔蘚——這是\"血瘴\"蔓延的征兆。
\"少穀主且慢!\"紫陽真人的傳音穿過夜風,\"穀中瘴氣混合了唐門化骨散,需閉氣過三焦......\"
話音未落,三支追魂鏢破空而來。寶貝淩空折腰,鏢尖擦著鼻梁釘入石壁,炸開一團紫霧。他屏息踮足後掠,卻見霧中走出十二名持刀傀儡,關節處閃著銅綠光澤。
\"唐門銅人陣!\"隨後趕到的林紅袖甩出紅綢,\"這些傀儡刀槍不入,唯有擊碎膻中穴的機括......\"
綢緞卷住最前端的傀儡,金鈴撞在膻中穴卻發出金鐵之聲。青鸞懷抱焦尾琴躍上高臺:\"膻中移位了!看他們印堂!\"
寶貝凝神望去,傀儡眉心果然凸起銅釘。寒玉真氣灌注指尖,他化作一道白影穿行陣中。所過之處冰晶飛濺,十二枚銅釘應聲而碎。傀儡轟然倒地時,體內滾出數十隻毒蠍。
\"小心腳下!\"紫陽真人拂塵掃開毒蟲,\"這些蠍尾帶著倒刺,專破護體罡氣。\"
地麵突然塌陷。青鸞琴弦勾住崖邊老鬆,卻見坑底布滿淬毒竹簽。寶貝雙掌拍向巖壁,寒氣將竹簽盡數凍結。林紅袖趁機拋出紅綢結成索橋,眾人借力躍過陷阱。
穀內傳來金鐵交鳴聲。七名青衫客正與唐門弟子纏鬥,劍法依稀可見藥王穀\"岐黃十三劍\"的影子。為首老者見到寶貝耳後朱砂印,突然熱淚縱橫:\"蒼天有眼!少穀主真的迴來了!\"
岐黃殿匾額斜掛,殿內神農嚐百草像被人齊腰斬斷。老者引眾人至偏殿,轉動香爐露出密道:\"自老穀主遇害,我們日夜守護著青蓮池......\"
密道石階長滿青苔,壁上油燈竟是用人骨為托。紫陽真人嗅了嗅燈油:\"南海鮫人膏混著屍油,這手法像是湘西趕屍一脈。\"
前方豁然開朗。百丈方圓的青蓮池早已幹涸,池底矗立著九根刻滿經脈圖的青銅柱。寶貝懷中的半塊玉玨突然發燙,與池心石臺產生共鳴。
\"完整的青蓮移脈圖!\"紫陽真人拂去石臺積灰,\"你們看——\"
石臺表麵凹陷處與玉玨完全契合。寶貝剛放入玉玨,九根銅柱突然轉動,池底升起七十二枚銅人。每個銅人穴位處嵌著夜明珠,構成一副完整的人體經絡圖。
\"這是華佗留下的''活脈陣''。\"老者激動道,\"需兩人同時以真氣灌注任督二脈,若經脈走向與銅人不符......\"
話音未落,唐門弟子已殺入地宮。五毒長老的烏木杖重重頓地:\"藥王穀秘術當歸唐門!\"杖頭骷髏噴出綠色毒火,瞬間點燃三具銅人。
寶貝與紫陽真人對視頷首,同時躍上石臺。寒玉真氣與純陽內力分別灌入石臺陰陽魚眼,七十二銅人應聲而動。夜明珠沿著特定軌跡遊走,在虛空投射出立體經絡圖。
\"坎離交匯,震巽相衝!\"紫陽真人喝道,\"青鸞奏宮商,紅袖走離位!\"
焦尾琴聲起,天蠶絲纏住三枚夜明珠。林紅袖紅綢如靈蛇入穴,精準點擊銅人膻中穴。五毒長老見狀,突然咬破舌尖噴在烏木杖上,骷髏雙目射出紅光。
\"是攝魂咒!\"老者揮劍斬向紅光,\"少穀主莫看那光......\"
寶貝早已閉目凝神。寒玉真氣順著經絡圖遊走,竟與兒時背誦的《黃帝內經》暗合。當他將真氣注入最後一道手少陽三焦經,池底突然裂開,露出下方密室。
密室內寒氣逼人。中央石案供著柄青銅劍,劍身雲紋間隱約可見\"天師斬蛟\"四字。劍旁竹簡寫著:\"建安三年,天師道陵鑄劍鎮蜀中水脈,留待有緣。\"
五毒長老突然狂笑:\"得來全不費工夫!\"烏木杖掃飛兩名青衫客,直取青銅劍。寶貝足尖點地,寒玉真氣後發先至。雙掌觸及劍柄剎那,耳後朱砂印突然化作火焰紋路蔓延全身。
劍鳴如龍吟,密室內罡風四起。五毒長老的毒火被劍氣絞碎,烏木杖寸寸斷裂。紫陽真人見狀長嘯:\"天師劍認主!寶貝,使一招''禹王劈山''!\"
青銅劍劃出玄妙軌跡。看似緩慢,卻封死五毒長老所有退路。老者拚死擲出淬毒暗器,卻在劍光中化為齏粉。劍鋒入體時,五毒長老瞪大雙眼:\"你...你的經脈走向......\"
話未說完,屍身已凍成冰雕。其餘唐門弟子見狀欲逃,被青鸞的七弦音波震碎心脈。
石案暗格彈出卷羊皮,正是《青囊書》末章。紫陽真人展卷細讀,眉頭漸鎖:\"原來青蓮移脈術非是邪法,而是華佗為解''天妒脈''所創......\"
二十年前,藥王穀主發現幼子天生\"天妒脈\",活不過弱冠。為救愛子,他冒險施展移脈術,卻被潛伏穀中的唐門細作下毒。假穀主為逼問秘術,將三百弟子製成活脈圖。
\"少穀主請看。\"老者掀開左臂,皮下經絡泛著青光,\"我們這些老骨頭都被移植過經脈,才能茍活至今。\"
寶貝撫觸青銅劍,往事如潮湧現。七歲那年師父帶他來蜀中,原是要送歸藥王穀......\"
地麵突然劇烈震動。紫陽真人掐指急算:\"不好!有人觸動都江堰下的鎮水碑!\"
眾人衝出地宮時,岷江方向升起百丈巨浪。浪頭站著個戴鬥笠的蓑衣客,手中分水刺正刺入江心石碑。
\"是巴陵水鬼陳三!\"青鸞辨出來人,\"他怎會知曉鎮水碑位置?\"
寶貝耳後朱砂印灼如烙鐵。天師劍似有所感,引著他縱身躍向江濤。身後,紫陽真人的警示混在風裏:\"小心碑下鎮著的......\"
劍光劈開巨浪的瞬間,他看見石碑裂縫中伸出布滿鱗片的巨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