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風裹著鹹腥拍打船舷,寶貝指節叩在青銅麵具內側的微雕海圖上。金烏西沉處,幾點帆影若隱若現,正是鄭和船隊當年遇險的\"鬼域\"方位。
\"當心!\"唐雨柔突然甩出三枚金針。暗器擦著李慕白衣襟釘入艙柱,針尾猶自顫動。眾人定睛看去,竟是條通體赤紅的蜈蚣,口器間滴落紫黑毒液。
沈星移劍鋒挑起毒蟲:\"赤焰千足,苗疆五毒教聖物。\"真武劍寒光閃過,蟲身斷處流出銀白漿液,\"看來有人不想我們破解海圖。\"
唐映雪用軟劍挑開刺客衣襟,露出胸口的墨鬥刺青:\"墨家尚賢館的標記。\"她忽然劍尖一抖,刺破刺客耳後皮膚,\"人皮麵具!\"
揭下的假麵下是張遍布刀疤的臉。李慕白蘸取毒液在燭火下細看:\"西域曼陀羅汁混著鶴頂紅,這般狠辣的易容術,倒像是二十年前...\"
話音未落,整艘船突然劇烈震顫。寶貝扶住艙壁,靴底觸到粘稠液體——不是江水,而是泛著鐵鏽味的血水正從機關城入口滲出。
\"坎位巽風!\"李慕白劍指東南。墨色石門上九宮鎖已被人暴力破開,三具銅傀跪在門前,咽喉處各插著枚刻工部印鑒的弩箭。
寶貝天師劍挑起銅傀殘片:\"關節處有墨家天誌堂的鑄造紋。\"劍尖忽地刺入銅傀心口,挑出半張焦黃符紙,\"龍虎山的鎮魂符。\"
唐雨柔金針探入銅傀耳孔:\"顱骨內有藥液浸泡痕跡,至少封存了二十年。\"她忽然輕唿,\"看這個!\"針尖挑出粒帶血銀珠,正是秦王令上的螭龍眼。
機關城深處傳來金鐵交鳴聲。寶貝劍鞘擊地,寒玉真氣凝成冰階直通地宮。沈星移真武劍開路,斬斷七重淬毒鐵鏈,卻見甬道盡頭跪著具無頭屍身,手中緊握半截斷劍。
\"青城派流雲劍法。\"李慕白翻看劍柄刻字,\"是二十年前失蹤的玉虛子!\"劍鋒劈開屍身衣襟,胸口赫然烙著方孝孺\"正學\"印。
地宮中央立著九丈高的青銅巨鼎,鼎身刻滿墨家《天誌》經文。寶貝劍指輕撫銘文,忽覺指尖刺痛——鼎耳處暗藏機關,滲出墨色毒液。
\"坎水離火,乾坤倒轉。\"唐映雪軟劍點中鼎足八卦紋。青銅鼎轟然轉動,鼎口噴出紫煙凝成棋盤,三十六個星位各懸一盞琉璃燈。
李慕白酒葫蘆擲向\"天元\"位:\"墨家生死局!\"葫蘆撞碎琉璃燈,地麵應聲裂開棋盤格。七具銅傀破土而出,持著各派失傳兵器攻來。
寶貝腳踏禹步,天師劍引動地宮寒氣。劍鋒劃過銅傀膝彎時,忽見其使出武當太極劍的\"雲手\"式。沈星移真武劍架住銅傀攻勢:\"這些招式...是當年論劍大會的招式!\"
唐雨柔金針封住銅傀關節要穴:\"他們用活人試招!\"針尾金蠶絲纏住銅傀手腕,扯開胸甲露出焦黑皮肉,\"心口有七星續命陣的針孔。\"
李慕白突然縱身躍上鼎耳,劍鋒刺入\"將\"位星宿:\"楚河漢界,馬踏連營!\"青銅鼎應聲傾斜,鼎內滾出三百枚帶血銅錢,每枚都刻著工部侍郎私印。
寶貝劍挑銅錢擺出北鬥陣,寒玉真氣催動下,銅錢竟懸浮成大明疆域圖。幽州方位突然爆開,露出暗格中的鎏金匣——匣內羊皮卷記載著洪武三十五年沐英督造海船的秘檔。
\"看這裏!\"唐雨柔指尖點在泉州港標注,\"三艘寶船實際造了五艘,另外兩艘載著...\"話音戛然而止,羊皮卷遇風自燃,殘頁飄落處顯出水師提督的虎頭徽。
地宮突然劇烈搖晃。沈星移真武劍劈開逃生密道,卻見石門刻著血字:\"墨守成規者死!\"落款處畫著帶魚尾的浪人刺青。
密道盡頭傳來海浪聲。寶貝劈開三重鐵閘,鹹腥海風撲麵而來。月光下七艘龜甲船呈北鬥陣排列,船頭青銅炮泛著幽光。
\"是工部去年新鑄的虎蹲炮!\"唐映雪軟劍纏住了望哨咽喉,\"他們竟敢私賣軍械給倭寇!\"
清虛子的狂笑劃破夜空。黑船甲板升起丈八蛇矛,矛尖挑著顆血淋淋的人頭——竟是泉州水師參將!沈星移真武劍嗡鳴:\"狗賊!\"
寶貝天師劍指月:\"天地玄宗,萬炁本根!\"驚雷劈落時,劍鋒引著電光直貫黑船主桅。風帆燃起青焰,映出艙內堆積如山的秦王令。
李慕白梯雲縱躍上敵船,劍光如銀河倒瀉。挑開的貨箱裏滾出帶血玉器,每件都刻著建文年號。\"原來他們在打撈前朝沉銀!\"
唐雨柔金針封住倭寇要穴,突然驚唿:\"這些人中了蠱毒!\"挑開衣襟可見胸口爬滿紅紋,\"是苗疆的情人蠱,中蠱者會為飼主拚死效命。\"
龜甲船底艙突然爆開,三十六個屍傀破水而出。寶貝劍脊拍中女童屍傀後頸,觸手冰涼——這些分明是用寒玉真氣封存的活死人!
\"坎水轉離火!\"李慕白擲出酒葫蘆。沈星移會意,真武劍劈開葫蘆,烈酒淋濕屍傀。寶貝劍鋒擦過冰麵,火星瞬間引燃屍群。
清虛子突然從火光中衝出,丈八蛇矛直取寶貝咽喉。天師劍格擋時迸出火星,矛身符紙盡數燃盡,露出裏麵鎏金的\"禦賜\"二字。
\"你偷了太祖的盤龍矛!\"寶貝劍氣暴漲。寒玉真氣順著矛桿蔓延,清虛子半麵焦臉扭曲如鬼:\"朱允炆才是真龍!\"
唐映雪軟劍突刺,挑開清虛子道袍。內襯竟繡著建文朝服製式,袖口金線暗紋正是方孝孺獨創的\"正體字\"。
晨光破曉時,最後一艘龜甲船沉入漩渦。寶貝拾起漂來的油紙包,裏麵是半枚染血的矩子令——背麵小楷寫著\"八月十五,機關城\"。
地宮甬道蜿蜒如蛇,青磚縫隙滲出腥甜霧氣。寶貝天師劍挑起半截斷箭,箭簇上的工部印鑒在夜明珠下泛著幽光。唐雨柔以金針試毒,針尖霎時烏黑:\"九幽腐骨散,觸膚即潰。\"
沈星移真武劍劈開三重石門,劍鋒忽被玄鐵鏈纏住。七具銅傀自穹頂墜下,關節處噴出紫煙——竟是墨家非攻院的\"千機連環陣\"。李慕白劍指銅傀腋下三寸:\"破綻在雲門穴!\"
寶貝踏雪無痕步法掠過銅傀間隙,天師劍點中其脊椎第七節。銅甲崩裂處露出森森白骨,骨上刻著蠅頭小楷:\"洪武三十五年,沐英監造\"。唐映雪軟劍挑開銅傀頭顱,顱腔內滾出顆琉璃珠,映著張扭曲人臉。
\"崆峒派掌門的換形術!\"李慕白劍尖微顫,\"二十年前論劍大會失蹤的高手...\"話音未落,琉璃珠突然爆裂,毒針如暴雨激射。
唐雨柔甩出金蠶絲網兜住毒針,絲線割裂處滲出碧綠汁液:\"針上淬了苗疆蠱毒!\"寶貝劍鞘猛擊地麵,寒玉真氣凝成冰牆擋住第二波暗器。冰麵映出銅傀眼中閃過的紅芒——竟是活人控傀之術!
甬道盡頭現出九丈青銅門,門環雕著睚眥吞日。李慕白蘸血在門扉畫出洛書圖:\"墨家天誌堂的九宮生死門。\"沈星移真武劍刺入\"生\"位孔洞,劍身竟被牢牢吸住。
\"乾坤倒轉,生即是死!\"寶貝天師劍突然刺向\"死\"門。劍鋒沒入三寸時,門內傳出齒輪咬合聲。三十六根透骨釘自門縫射出,釘尾係著浸油棉線——竟是焚城火弩!
唐映雪軟劍卷起旋風,將火弩引向銅傀殘骸。爆炸聲中,青銅門緩緩開啟。濃霧裏立著十二尊石像,按十二元辰排列,手中兵器皆是對應門派鎮派之寶。
\"小心先天八卦陣!\"李慕白擲出酒葫蘆擊向\"子\"位石鼠。石像眼中突然射出銀絲,纏住葫蘆化作齏粉。寶貝劍指北鬥七星位,寒玉真氣順著銀絲反溯,凍住操控機關的水銀流道。
唐雨柔金針刺入\"午\"位石馬耳孔,挑出半張羊皮卷。殘頁記載著沐英與墨家巨子的密約,文末朱砂批注:\"建文藏寶,盡歸東海\"。沈星移劈開石虎底座,暗格裏躺著具新鮮屍首——赫然是工部失蹤的軍械主事!
屍首懷中掉出鎏金羅盤,指針始終指向正東。寶貝劍尖挑開羅盤夾層,薄如蟬翼的絲帛上繪著雙首燭龍,龍睛處標著泉州港與墨家機關城的方位。
\"燭龍睜目,晝夜顛倒...\"李慕白摩挲著羅盤邊緣的梵文,\"這是前司天監監正的手筆!\"突然屍首七竅流出黑水,地麵青磚被腐蝕出北鬥七星圖案。
唐映雪軟劍刺入地縫,挑出條三尺長的赤鱗鯧。魚鰓金環刻著錦衣衛暗記,腹中卻塞著卷血書:\"七月十五,子時三刻,蛟龍出水\"。字跡與秦王令上的如出一轍。
地宮深處傳來編鍾轟鳴。十二尊石像突然自行移位,組成二十八宿陣。穹頂星辰圖開始流轉,天狼星位射下道紫光,正照在沈星移真武劍上。
\"他們在引動星煞!\"寶貝天師劍插入地脈裂隙,寒玉真氣逆衝而上。冰霜順著星圖蔓延,卻在觸及紫微垣時驟然消融。唐雨柔甩出金蠶絲纏住搖光位石像:\"陣眼在破軍!\"
沈星移真武劍劈開搖光石像,內藏銅匣滾出七枚虎符。李慕白蘸著毒血在虎符上畫出山河走勢:\"這是洪武年九邊重鎮的布防圖!\"突然虎符拚接處裂開,露出半枚染血的矩子令。
地宮劇震,海水自裂縫倒灌而入。寶貝劍指穹頂北極星位,寒玉真氣凝成冰錐破開暗道。眾人躍入暗河時,身後傳來清虛子的獰笑:\"墨海孤燈照幽冥!\"
暗河盡頭現出溶洞,洞壁嵌滿前朝青瓷。唐映雪軟劍挑開瓷片,露出後麵壁畫:鄭和寶船正在炮擊墨家機關城,船首立著戴青銅麵具的將領。李慕白劍尖輕點將領腰牌:\"這是沐英次子的麒麟符!\"
溶洞中央立著五丈高的青銅燭龍,龍口銜著顆夜明珠。寶貝天師劍刺向龍睛剎那,珠內突然射出暴雨梨花針。唐雨柔金蠶絲網住毒針,卻見針尾皆係著工部火器庫的編號竹簽。
沈星移劈開龍尾機關,暗格裏滾出本泛黃名冊。首頁寫著\"建文舊部名錄\",第二頁卻被人撕去,殘頁上粘著片帶魚鱗——與倭寇刺客身上的腥味相同。
燭龍腹中傳出齒輪轉動聲,龍鱗片片豎起如刀山。寶貝腳踏八卦方位,天師劍點中逆鱗三寸。機關停滯的剎那,龍腹裂開暗道,腥風裹著硫磺味撲麵而來。
暗道盡頭是個溶洞,洞中泊著艘前朝寶船。桅桿纏著褪色黃綾,旗上\"沐\"字依稀可辨。甲板堆積著鎏金箱,箱內前朝官銀印著建文年號,底部卻壓著永樂年的戶部封條。
\"看這裏!\"唐雨柔掀開船長室地板,暗格裏躺著具白骨。肋骨間插著把蛇形匕首,柄上刻著方孝孺的\"正學\"印。李慕白翻檢船誌殘頁:\"永樂三年七月初七,奉旨運銀五萬兩...後麵被血汙蓋住了。\"
沈星移真武劍劈開貨箱,稻穀下竟藏著工部新鑄火銃。唐映雪挑開槍管油紙,膛線處刻著倭國菊紋:\"有人在倒賣軍械!\"突然船身劇震,海水湧入破洞,三十六個銅傀順流撲來。
寶貝天師劍引雷劈落,電光中看清銅傀關節的墨家紋章。李慕白劍指銅傀湧泉穴:\"用真武七截陣!\"五人分站五行方位,劍氣織成天羅地網。銅傀炸裂時,艙底傳出孩童哭聲。
劈開三重鐵板,玄鐵籠中關著十二名幼童。唐雨柔正要施救,最末女童突然口吐東瀛話。寶貝劍脊拍其後頸,震出枚帶倒刺的毒蒺藜——竟是伊賀流傀儡術!
沈星移在艙壁發現暗格,內藏半幅海圖與染血遺書。羊皮卷記載著沐英私建海軍基地的方位,遺書落款竟是方孝孺門生:\"...建文未死,潛龍在淵...\"字跡被海水暈染,唯\"八月十五\"四字清晰如血。
清虛子的狂笑自海底傳來,寶船開始解體。眾人帶著幼童躍上救生筏時,月光正照在殘骸間的青銅麵具上。寶貝以劍挑起麵具,內側新刻著四行小詩:
\"墨海孤燈映鐵衣,
前朝舊夢付潮汐。
若問潛龍歸何處,
八月十五錢塘西。\"
浪濤聲中,李慕白摩挲著海圖沉吟:\"看來真正的棋局,要在觀潮節見分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