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廣州美食之都,我滿懷對其“無所不食”的好奇,踏入穗香樓。一進門,還沒顧得上欣賞樓內古色古香的嶺南風情,就像個探秘者,眼睛直勾勾地在大堂、水族箱、明檔廚房到處搜尋,盼著找到那些傳說中奇奇怪怪的食材。
彼時,主廚梁啟銘映入眼簾。他身著潔淨廚師服,頭戴高白廚師帽,渾身透著老練,眼神犀利專業。隻見他穩步走來,麵帶和善暖陽般的笑容,欠身禮貌問道:“瞧你看得這麼仔細,在找啥稀罕物?”我也坦率迴應:“聽聞廣州啥都能吃,蛇、蜈蚣、蠍子都能做菜,可在這兒逛一圈,咋啥都沒見著?”
梁主廚聽後,笑著搖了搖頭,耐心解釋:“現在時代不同,出於生態和衛生考慮,野生蛇、蜈蚣、蠍子已禁上餐桌,不過人工養殖且檢驗合格的可以烹飪。像人工養的眼鏡蛇、水律蛇,肉質鮮嫩,蛇羹口感美妙,十分過癮;牛蛙是餐桌常客,肉質細膩,泡椒或香辣口味的都很下飯;蠶蛹高蛋白,油炸後外酥裏嫩、香氣撲鼻;金蟬夏日出土炸至金黃,清香勾人饞蟲。”
說到這兒,梁主廚略微停頓了一下,似是在整理思緒,而後又接著娓娓道來:“倘若你真心想見識見識那些更為小眾、獨具特色的食材,光在咱們這種常規運營的酒店裏打轉,怕是難以如願。我這邊建議你啊,不妨抽空去逛逛那些隱匿在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店,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裏興許就能碰上少部分這類別具風味的食材,說不定還能給您帶來一場意想不到、衝擊靈魂的味覺盛宴呢!”
不得不說,大店的福利待遇著實不錯,我被妥善安排在了酒店的職工宿舍。剛把行李一一整理妥當,一位廚師夥伴便匆匆趕來,告知我去參加主廚為新人準備的考核。
懷揣著緊張與期待,我走進穗香樓後廚,瞬間被熾熱如烈火烹油的“戰鬥”氛圍包圍,空氣裏都似滿是激昂勁兒,催我開啟廚藝考核。主廚梁師傅冷峻威嚴,佇立一旁審視一切。我眼前,“戰場”上“軍備”整齊:羊脂玉般的豆腐靜臥案板待雕琢;肥瘦相宜的五花肉紅白相間,鮮嫩誘人;活蹦亂跳的筍殼魚在水盆掙紮;處理幹淨的半隻雞散發鮮香。周圍調料琳瑯滿目,似待命士兵,蔥薑蒜、青菜、香菇等配菜也排列整齊,靜候我開啟美味之旅。
我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慌亂的心緒平複下來,大腦則如同高速運轉的精密儀器,飛速規劃出一套與時間展開激烈賽跑的烹飪戰略。當下,改良版盜汗雞當之無愧地成為我的首發攻堅項目。我雙手如疾風驟雨般敏捷,迅速將半隻雞穩穩地置於案板之上,手起刀落,精準而快速地剁成大小均勻的塊狀,隨後將這些雞肉塊悉數放入大碗之中,加入薑片三四片,每一片都切得厚薄適中,既能充分釋放薑的辛辣香氣,又不會喧賓奪主;蔥段兩根,嫩綠的蔥葉與蔥白相間,為雞肉注入清新氣息;再倒入料酒去腥,料酒的用量恰到好處,既能有效祛除腥味,又不會殘留過重的酒味;撒上一把鹽,鹽粒均勻地散落其間,而後我使出渾身解數,雙手用力抓勻,讓每一塊雞肉都盡情沐浴在調料融合而成的芬芳之中,去腥增香,為後續的美味蛻變精心奠定基礎。緊接著,目光掃向一旁擺放的牛肝菌、茶樹菇、竹蓀等獨具廣州本地特色的菌菇,它們如同待選的珍寶,散發著山林間的馥鬱氣息。我精心挑選出適量的菌菇,依據它們各自獨特的形態和質地,切成恰到好處的片狀或塊狀,與雞肉完美融合,一並放入早已鋪好紗布的盜汗鍋底部,再輕輕蓋上一層紗布,宛如為這鍋美味披上一層神秘的麵紗。接著,在紗布上小心翼翼地淋灑少許清水,那晶瑩剔透的水珠,似是開啟美味魔法的鑰匙。架在小火爐上,調好精準到每一分每一秒的倒計時,讓它靜靜醞釀一場足以震撼味蕾的味覺驚喜。此後,隻需偶爾分神留意下時間,它便在無聲中悄然升華。
趁著盜汗雞在小火上悠然慢蒸,時間的沙漏一刻不停,催促著我加快腳步。我立刻快馬加鞭轉戰五花肉,開啟經典川菜——迴鍋肉的製作之旅。將五花肉冷水下鍋,與此同時,豪邁地丟入薑片三四片、蔥段兩根、花椒一小撮,那花椒粒顆顆飽滿,麻香四溢,再加上兩勺料酒,隨著水溫急劇攀升,鍋中瞬間泛起層層浮沫,如同洶湧的白色海浪。我眼疾手快,操起漏勺將浮沫一網打盡,確保五花肉在純淨得如同山間清泉般的湯汁中燉煮。待五花肉煮至七八成熟,撈出瀝幹,置於案板之上,手起刀落,切成薄厚均勻、紋理清晰的肉片,每一片都仿佛在訴說著油脂的醇厚與肉質的鮮嫩,為即將登場的迴鍋肉搭建起華麗至極的舞臺。
此時,我的動作愈發流暢自如、一氣嗬成,仿若一位沉浸在藝術創作中的大師。轉向那條活力四溢、依舊在奮力掙紮的筍殼魚,我手法嫻熟得如同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宰殺、洗淨,整個過程一氣嗬成,沒有絲毫拖泥帶水。把鮮嫩魚肉切成薄片,放入用蛋清、澱粉按照 1:1 比例精心調製的混合液裏快速上漿,那蛋清與澱粉如同給魚肉披上一層隱形的美味鎧甲,牢牢鎖住魚肉的鮮美汁水。魚頭魚骨也被我視若珍寶,小心收集起來,放在一旁備用。與此同時,我抓住這短暫的間隙,將豆腐穩穩放置在案板上,手中的刀仿若被注入了靈氣,把豆腐切成如發絲般纖細、均勻的豆腐絲,每一根都仿若用精密儀器測量過一般。切好的豆腐絲放入清水中,如絲縷般輕盈地散開,恰似春日裏隨風飄舞的柳絲,美不勝收。這邊廂,香菇、留下備用熬湯的少許筍殼魚魚骨切成細絲,青菜葉切絲,所有配料整整齊齊地碼放一旁,隨時聽候調遣。
處理完這些,先前煮的五花肉時間也掐得剛剛好,我迅速洗淨雙手,開啟雙灶並駕齊驅模式。一個爐灶上架鍋,倒入少許油,待油溫微微燒熱,放入魚頭魚骨,小火慢煎,“滋滋”聲中,魚骨逐漸變得金黃焦香,我果斷倒入足量清水,轉大火猛熬魚湯,不多時,原本清澈的水化為一鍋奶白似玉的魚湯,濃鬱醇厚的香氣撲鼻而來,那香氣如同無形的絲線,勾動著人的饞蟲。另一個爐灶則成為迴鍋肉的專屬舞臺,熱鍋涼油,倒入切好的肉片煸炒,肉片像是被喚醒的舞者,迅速卷曲出油,色澤變得金黃誘人,撈出備用。利用鍋中底油,放入剁碎的本地特色二荊條泡椒、幹辣椒段、蒜末、正宗郫縣豆瓣醬炒香,剎那間,那股熱辣鮮香、直擊靈魂的川菜氣息彌漫四周,火紅的色澤宛如燃燒的火焰,瞬間點燃廚房的激情。再將肉片迴鍋,加入青椒、洋蔥(切絲)飛速翻炒,加生抽兩勺、少許白糖、鹽調味,炒至青椒斷生,洋蔥透明,一道“川味迴鍋肉”霸氣出鍋,裝入預熱好的專用保溫餐盤,放入保溫櫃,確保溫度穩穩維持在 75 度以上,那熱辣的香氣仿佛在宣告它的正宗血統。
緊接著,我馬不停蹄地投身到文思豆腐湯的雕琢之中,力求展現最正宗的淮揚韻味。將之前備好的豆腐絲、香菇絲、筍殼魚絲、青菜絲一同傾入熬製好的魚骨湯中,加鹽一小勺、少許白胡椒粉、幾滴純正的香油調味,待湯微微沸起,一碗清爽鮮美、盡顯淮揚菜細膩溫婉的“文思豆腐湯”便驚豔問世,隨即裝入保溫湯碗,送入保溫櫃。
決勝時刻即將來臨,隨著魚湯持續翻滾,我撈出魚骨,加入剁碎的本地野菜、薺菜末,保持魚湯小火微沸,輕輕滑入魚片,轉瞬之間,“鮮韻筍殼魚湯”華麗登場,裝入保溫容器。幾乎與此同時,盜汗雞的蒸煮時間也剛好走到尾聲,我一個箭步上前,揭開鍋蓋,撒上一把蔥花,頓時,一股混合著雞肉醇厚、菌菇鮮香的馥鬱香氣撲麵而來。
我以最快速度將這四道精心烹製、熱氣騰騰且溫度嚴格控製在 75 度以上的菜品整齊擺盤,穩穩端上評審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