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子和縣城往返期間,要經過一段十分偏僻的山路。
沒有裴冀同行,過這一段山路時,蘇漓不自覺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就怕遇到攔路打劫的,畢竟她還帶著兩個孩子呢。
不過她似乎想多了,一路上並沒遇到攔路打劫的,倒是遇到一對遭了小偷的母子。
母子二人身上所有錢財都被偷了。
“我夫君在長青書院讀書,我和孩子原本是要到縣城裏看他的,沒想……唉!”
婦人很年輕,看著和原主差不多年齡,身邊的兒子也就六七歲的樣子。
“這倒是巧,我夫君也在長青書院讀書,不知這位嫂子的夫君姓甚名誰?”防人之心不可無,她想要幫人,也得小心些才是。
“哦?我夫君名趙行文。”
趙行文?
還是長青書院的學子……
蘇漓眉頭微挑,莫不是她口中的趙行文,就是原著中的那個“陳世美”趙行文?
原著中,趙行文是裴冀的同年同窗,二人還一同殿試,裴冀為狀元,他為榜眼。
趙行文在春闈時就被一世家女子看上,為娶得那女子,成為乘龍快婿,謊稱自己未婚,隨後偷偷買通盜匪殺害自己在老家的一對妻兒。
他的兒子命大,過了幾年後,遇上原著女主,在女主的幫助下,最終揭發了趙行文的罪行……
母子二人一起上了馬車。
二人聊了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後,想了想,蘇漓決定還是提醒她一下。
她玩笑道:“聽說京城時興榜下捉婿,一些學子為娶得京城貴女,時常謊稱自己未婚,因此,現在大多女子會跟著丈夫進京趕考,就怕自己丈夫被搶走了呢,日後,若我家夫君要進京,我肯定要跟著去看緊了他……”
趙娘子聞言若有所思,夫君對於能否過秋闈有十足把握,日後必要進京趕考,且夫君容貌俊美,未必不會被京城官家女子看上。
且娘也說男人都是能共苦不能同甘的,她,她要想想,日後也跟著去京城才成。
見她那副樣子,倒像是心有成算的,蘇漓也就不再多說。
日後若這趙娘子跟著去京城,在京城出現過,就算趙行文想要買兇殺她,也一定會有所顧忌。
到鎮子時,蘇漓母子三人下車,給馬車夫付了足夠的車費,讓趙娘子母子坐著馬車迴家,再給了趙娘子一些幹糧和兩百文錢,趙娘子連連感謝。
之後在鎮上又買了各種瓜果肉菜,想了想索性買些肉包子當晚飯,晚上就不做飯了,再帶著兩個孩子雇了輛驢車迴家。
晚上,兩個孩子早早睡了。
洗了澡,蘇漓點上燈到書房,將畫紙夾好在畫架上。
這是一個大畫架,是中秋節前,她在裴木匠家新定做的。
這些日子,“神女飛升圖”在她腦中已經基本構思好了。
她打算畫七個神女,至於神女的樣貌嘛,就像很多文人雅士尋美人畫美人圖一般,她也有此打算。
前世在現代,有那麼多明星美女,她打算挑七個被公認的“神顏”美人,作為七個神女的樣貌參考。
再借鑒一些仙俠影視劇中的特效場景作為背景,最後再編一個唯美的神話故事……
交參賽畫作的日子截止半月後,為盡快完成畫作,接下來的日子她都不打算接畫像預定了。
一連十日,蘇漓早上教孩子認字,下午兩個孩子自行練字,而她下午到晚上時間,都在畫“神女圖”。
早上,蘇漓剛喂完雞就下起了雨,這還是她來這裏遇到的第一個雨天。
原本今天出遠門的計劃也暫時擱置。
吃過早飯,她拿出在縣城買的《三字經》。
“今天教你們背《三字經》。”兩個孩子認字已經有大半月了,她想著也差不多了。
“娘,三字經是什麼?”
蘇漓大概講了一遍,說道:“好了,你們先自己看一遍,下午娘再給你們講解……”
兩個孩子乖巧應好,蘇漓也就沒管他們,出了書房。
剛出屋子,一陣冷風夾著雨迎麵唿來,她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天氣越來越冷了。
迴臥房翻出去年的冬衣,竟發現兩個孩子的冬衣都小得不能穿了,也不知道是幾歲穿到現在的,原主自己的衣服更是好幾處補丁,也不厚實,裴冀的衣服都不在,大概都沒兩件,都帶到書院裏去了。
她歎了口氣,得去買點冬衣過冬才行。
下午,給兩個孩子講解時,她發現裴昭的理解能力極高,還能極快舉一反三,而且驚奇的是,他從頭到尾都沒再看一眼手邊的《三字經》。
“昭兒,你能記得《三字經》?”
裴昭點點頭。
她有些稀奇:“那你能背一遍嗎?”
“能!”說著就背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戒之哉,以勉力。”
蘇漓都驚呆了,這才不到兩個小時啊,裴昭就把整本《三字經》背下來了?
想了想,她又在書架上拿了本詩集,翻開第一頁:“昭兒,把這首詩看一遍。”
裴昭照做。
合上詩集:“剛剛的詩,能背出來嗎?”
“能。”裴昭雖有些疑惑,但還是十分流利背了出來。
她又翻開詩集:“把這十首詩看一遍。”
裴昭又照做,最後又一一背了出來。
這下她真的震驚了,裴昭竟然過目不忘!
原著中,裴昭兩兄妹是在裴冀高中狀元後,定居京城時才開始讀書的,沒過多久,原主和裴楚兒被惡毒女配害死後,裴昭也被弄殘了雙腿。
之後裴昭雖然又讀了幾年書,但並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難道是因為經曆了太多苦難,天賦消失了?
不行,她得趁早把裴昭送去私塾讀書,這樣的神童,她可教不了!
雨一直下到半夜。
第二日一早,天大晴。
她把“神女圖”裝進木盒中,背著出門了。
交畫作要到洛城的文成書院,路途遙遠,她沒打算帶裴昭兄妹倆去,便把他們托給蘇小翠了。
依舊是坐的林驢子的驢車,到鎮子上,她再雇了一馬車去往洛城。
路上,又淅瀝瀝下起了雨,一直到過了午時,馬車到達洛城城門時,雨才終於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