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稅契時,兩個辦事小隸見她一下拿了那麼多新房契,還是城北錦繡大街的鋪麵房契,都有些驚奇,用費解的目光打量了她好幾次,蘇漓都裝作沒看見。
繳納了稅契從官府出來後,看著時間還早,想起距離她給蘇二定製輪椅已經過去四天,想必輪椅和幾套書案都已經送去租房了。
於是,她先去一趟馬場,替小三子和馬阿福報了名。
之後到書齋買了好些書,又到文墨鋪買了一大堆筆墨紙硯,再帶去租房。
到了租房時,門從裏麵關上了。
來開門的是小五,見到蘇漓時十分驚喜:“夫人,您來了!”
“去把小三子和阿福叫來搬東西……”
不想話音剛落,小三子和馬阿福便從門裏出來了。
兩人恭敬道:“見過夫人!”
“嗯,你們倆把馬車裏的東西搬進去吧。”
“是,夫人。”兩人動作利落上馬車開始搬東西。
蘇漓則帶著小五先進院子。
邊走邊問小五:“家具鋪子可有把書案那些送來?”
“有的夫人,昨日送來的。”
“放哪了?”
小五指了右邊一房門道:“全都在屋裏。”
進了屋子,五套書案排列成整齊的兩排,書櫃立在靠牆位置。
一邊角落裏還放著那張輪椅,她疑惑:“那輪椅怎麼沒拿去給蘇二用?”
小五道:“夫人沒說是給誰的,奴婢等不敢擅作主張。”
牙行有教導過,主人沒發話,任何東西都不能擅用,除非主家授予自己處理權利,不然就是越矩。
蘇漓一愣,瞬間明了。
她確實沒說明這是給蘇二用的,但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那是給誰的,隻不過這是在奴主分明的古代,而她是主,他們為奴,她沒明說,他們自然不敢做主。
“夫人,東西是放到這裏嗎?”
就在這時,小三子和阿福也搬著一大堆書籍和筆墨紙硯進來了。
她點頭:“對,就放這好了。”
又道:“小三子,一會便把這輪椅拿去給蘇二用。”
“是!”小三子脆聲應答,眼裏帶著笑意,夫人可真是太好了!
“一會大家都在院子集合一下,我有話要說。”
“是,夫人。”
兩人把東西放下後,小五幫著整理,小三子則搬了輪椅出了門到哥哥房中,阿福也跟著去。
不一會,去集市買菜的翠紅迴來了,小三子也推著蘇二到院中,五人排成一排,等蘇漓吩咐。
蘇漓也不繞彎,直接道:“你們幾人,隻有蘇二讀過幾年書,以後,你們都是要在我身邊做事的,我希望你們能識一些字,而不是大字不識一個,到時連封信件都看不明白,可明白?”
“是,夫人。”
除了蘇二,幾人都有些興奮,難怪夫人買了那麼多書案和筆墨紙硯,原來是買給他們用的嗎?
蘇漓看向蘇二:“蘇二,若要你教他們幾個讀書寫字,你可能做到?”
蘇二一愣,他以為,他就這麼渾渾噩噩,像個廢人一樣無所事事過一生了,沒想到自己還能被夫人委以任務。
“夫人,奴才可以……”
“好。”蘇漓點頭,“那以後,便由你教他們幾個讀書認字。”
“是,夫人。”蘇二立馬應答,今日,大概是他自傷了腿以來,最高興的一天了,他有了一張輪椅,不用再終日在床上躺著虛度光陰等死,也有了夫人交代的任務,有了被重視的價值,也有了活著的意義……
蘇漓又交代一句:“剛剛屋子裏麵的書案,讀書寫字一應物品都是給你們用的。”
就怕他們又像那輪椅一樣,明知是給他們的,沒她明確發話,不敢擅自做主。
“謝夫人。”這次幾人齊聲應答。
“對了,小三子和阿福,我在騎馬場裏給你們倆報了名,明日起,你們記得去學騎馬和駕駛馬車。”
“學騎馬?”
小三子以為自己聽錯了:“夫人,真的可以學騎馬嗎?”
“嗯,怎麼,你不想學啊?”
“想想想!”小三子生怕她收迴,連忙道:“奴才做夢都想學騎馬呢。”
“奴才也是!”馬阿福也附和道。
“行,那你們記得明日去,之後每日下午都要去,上午便不去了,在家跟著蘇二讀書認字。”
“是,夫人。”
想了想,蘇漓問小五:“小五,你可想學騎馬?”
她是打算把小五當做貼身丫環培養的,蘇漓還是希望她會的東西多一點,但怎麼說小五也還是個小姑娘,她要害怕,她也不會勉強,畢竟隻是培養貼身丫環,又不是侍衛。
“我也可以學騎馬嗎?”小五眼睛亮晶晶,剛剛她其實也想和二哥一起去學騎馬的,但她是奴婢,可不能對主人要求這要求那的,那成什麼了?
不過夫人問她,她當然是實話實說:“奴婢想學!”
“你不怕啊?”
小五搖頭:“奴婢不怕!”
“行,那你明日便和小三子兩人一起去,我隻給他們兩個報了名,明日,你去了再給自己報名吧。”
“謝夫人!”小五滿臉喜色。
蘇漓又道:“對了,那馬場就在城西集市處,也就是牙行旁邊那個騎馬場,你們應該認識。”
小三子立刻迴道:“奴才認識。”
那騎馬場外圍,他都不知道去過多少次了,可惜那時沒錢,不能去裏麵學騎馬……
“那就先這樣,趁著這段時日用不著你們,好好學些東西……”
幾人齊聲應答:“是,夫人。”
然後,蘇漓又拿了些銀票給了蘇二,作為這些日子幾人的開支和小五的騎馬報名費,之後才出了租房坐上馬車。
“師傅,去禮部貢院。”
見時間差不多,她直接讓車夫去禮部貢院。
今天是會試的第九日,也是最後一日,她答應了會試結束要去接裴冀,那自然不能食言了。
依舊和上次送裴冀來會試一樣,貢院門外百米處設立了路障。
蘇漓在路障處下了馬車,自己走過去。
此時貢院門口已經站滿了人,都是和她一樣來接家中考生的。
蘇漓剛到一會,貢院大門便緩緩打開了。
又等了會才有考生陸陸續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