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三件......”


    “便是重開東南銀礦,整頓稅收!”


    說到這裏,李善長抬起頭,把目光轉向朱元璋。


    “老朱,大明境內的幾個銀礦,現在每年大約能收上多少銀子?”


    “嗯......幾十萬兩還是有的!”


    得到答複,李善長立馬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那就對了!”


    “因為,直到宣德九年,朝廷還能收上兩白銀!


    “可奇怪的是,從正統元年開始,每年卻隻有五千多兩,少得和沒有一樣!”


    “甚至,有一年僅收上九百多兩!”


    “產量大幅下滑,但銀礦的采集並沒有停止......”


    “結合之前提到的保舉製,你應該不難想到,銀子都流進了誰的腰包吧?”


    聽罷,老朱眉頭深皺,臉色比吞了蒼蠅還難看。


    作為反腐急先鋒,對於貪官,他有著異於常人的敏銳。


    該說不說,正統朝的文官,就是欺負朱祁鎮年紀小,少不更事。


    上下貪墨,無所顧忌!


    這事換到洪武朝,朱元璋能把刀揮出殘影。


    像什麼剝皮萱草,滿門抄斬,估計都是基礎操作。


    敢搶他的錢,嫌命長了?


    “可是,英宗剛下令就整頓銀礦,東南一帶,很快就爆發了鄧茂七、葉宗留起義,聲勢浩蕩,當地官府難以抗衡!


    “而且,這些人的行為有些反常!


    “一般人造反,都是沒飯吃,活不下去了,才選擇鋌而走險的!


    “但他們四處攻城掠地,不搶有錢的士紳大戶,專打官軍!”


    別的不說,造反的勾當,老朱是專業的。


    他當然知道,人為什麼造反,以及哪裏好下手。


    打土豪,搶錢搶糧,能夠吃飽。


    主動找官軍的麻煩,屬於出力不討好,不僅難打,油水還少。


    “那這件事,怎麼解決的呢?”


    李善長笑了笑,不緊不慢的倒了杯酒。


    “嗬嗬......英宗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


    “既然當地官府出工不出力,那就讓朝廷出麵彈壓。”


    “一聲令下,命寧陽侯陳懋為總兵,掛征夷將軍印,調集兩萬京軍,去東南平叛!”


    “四個月後,折騰了好幾年的鄧茂七被全部消滅!


    “接著,英宗派出錦衣衛,調查東南叛亂事件,結果顯而易見......”


    “迴奏稱:巡按禦史柳華與賊軍有牽連,擅置兵樓,給兵仗,暗中支持造反,被依法處置!


    “同時被幹掉的,還有案犯柴文顯,汪澄等輩,沒其全家,妻女入浣衣局!”


    言及至此,老朱已經不淡定了。


    想不到,他死了以後,大明居然呈現如此局麵。


    身為地方官,與反賊有勾結,真是膽大包天,罪責難饒。


    而且,通過種種跡象,不難看出,所謂的東南叛亂,一不是因為天災人禍,二不是因為百姓活不起了。


    分明是有人在背後支持,故意縱容他們.......


    隨著戰亂平定,主犯擒拿歸案,順著往上查,會有一大批人落網!


    “老家夥,你要說的第四件事,該是衛所糧倉了吧?”


    此時,老朱基本看清了那些文官的嘴臉。


    連銀礦都敢大行貪墨,他們還能放過糧倉?


    別人是雁過拔毛,拿點就算了。


    他們可好,得把整隻大雁拿走,就留下一根毛!


    “老朱,你都會舉一反三了!”


    李善長站起身來,活動了一番筋骨,輕描淡寫的說道。


    “早在正統十年,東南叛亂之前,朱祁鎮下令清查各處軍衛糧倉......”


    “不出所料,調查剛開始,羽林前衛、忠義後衛官倉起火。”


    “隨即,京都大寧,太倉中衛著火!”


    “彭城衛,南新倉著火!”


    “景陵衛倉起火......”


    “還真不能查,一查就起火!


    “咱不知道,到底是天災所致,還是人禍所為?”


    如果是故意縱火,大概率就是糧倉裏空了,怕人查出來,才出此下策唄!


    順便一提,正統九年以前,兵部尚書是楊士奇,又兵部侍郎是鄺埜。


    楊士奇死後,鄺埜升任兵部尚書,於謙為兵部侍郎。


    之前,文官們吵著要接管衛所糧倉,自詡清正廉明,盡職盡責,就管城這個樣子?


    出現大麵積虧空,入不敷出,敢說這些人是清白的?


    至於糧食去哪了,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這裏,有必要做個說明......


    什麼是文官集團?


    宋元明清四朝,這玩意兒其實一直存在。


    但也不是什麼有製度章程,架構清晰,紀律嚴明,需要宣誓效忠的組織。


    準確的說,就是個利益共同體!


    一旦有人侵犯了這些人的利益,他們就會自發抱團,一致對外!


    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沒事的時候,他們自己就內鬥了......


    眼見天要亮了,李善長不再拖遝,逐漸加快語速。


    “老朱,上述的四件事情,除了定都北方,其餘三件,無一例外的,觸犯了文官的利益!


    “到這裏,幾乎達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了!


    “正統十四年,由銀礦引發的東南叛亂結束不久,英宗剛要一查到底,邊關就傳來軍報,聲稱瓦剌寇邊。”


    【國榷記載,虜分道入寇,也先寇大同......脫脫不花攻遼東,阿剌知院攻宣府......】


    “同時,湖廣貴州一帶爆發苗亂,四處告急,軍情如火!”


    隨著李善長語氣的變化,老朱不由自主的握緊手掌,瞪大眼睛,顯得有些緊張。


    看樣子,所謂的土木堡之變,要開始了......


    李善長歇了口氣,緩緩說道。


    “正統十四年六月,朱祁鎮得到消息,立馬整軍備戰,防禦邊患......”


    “命成國公朱勇,從京營中挑選四萬五千人,由平鄉伯陳懷,駙馬都尉井源,都督耿義,毛福壽、高禮、太監林富(監軍)率三萬人,前往大同!


    “另外一萬五千人,由吳克勤率領,前往宣府助戰!”


    “而京師三大營中,明麵在冊二十萬人左右,除去吃空餉的,能剩個十七八萬就不錯了!”


    “再算上之前寧陽侯陳懋帶走的兩萬,這次北上禦邊的四萬五千人,因為戰事,幾乎派出去了一半!”


    “以及,城中必要的留守,後麵朱祁鎮能帶走的,有個五六萬人就不錯了!”


    曆史上的英宗親征,哪裏來的二十萬大軍?


    至於五十萬的說法,更扯犢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唐小可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唐小可愛並收藏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宁夏| 肇州县| 西昌市| 高平市| 禄丰县| 宜兰县| 宾川县| 兴义市| 民丰县| 洪雅县| 荥阳市| 蒙城县| 稷山县| 瓦房店市| 通榆县| 厦门市| 荥阳市| 清流县| 临沭县| 沁水县| 收藏| 栾川县| 申扎县| 滦南县| 景洪市| 嘉定区| 沿河| 石阡县| 辉南县| 资源县| 云南省| 西宁市| 汶川县| 泸水县| 辽阳县| 民县| 宁化县| 通化市| 茌平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