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國師這人真的很玄學,從她來到大秦以後,凡是從她口中說出去的東西,最後都是影響頗深,震懾人心,如若自己此次抓住這難得的機會,那豈不是以後小說一派也能與其他學派一樣,被收錄到大秦圖書館裏,成為學子們必讀之經典。
他神色越發的激動了起來。
“還請國師不吝賜教。”
許詩詩聽到這話微微一愣,自己說啥了就賜教了!!
難道是因為聽到自己的誇讚被鼓舞到了?
那既然這樣子,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處理了。
“是這樣子的,今日請楊院長前來,確實是有一件事情托付於你。”
“如今陛下在各個郡縣已經廣設學院,就是為了讓那些埋沒於民間的天下有誌者不被埋沒,更是為了讓天下的百姓們起民智。”
“如此之舉,利於萬民!”
“但是大秦郡縣多則四十幾個,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總是會真假難辨,而得到的信息也會多有偏差,這樣子就會造成同樣一件事情,多個不同的結果。”
“我想讓楊院長,開辦一個大秦新聞蜀,將朝廷的諸多政策用文字的形式印刷成報紙廣傳出去,深入人心,引導民眾正確的理解朝廷的政策。”
楊川澤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驚住了,忍不住的點頭,“國師大人所言極是,陛下的諸多之舉,關乎國計民生,實不應僅限於朝堂之上,而應廣為人知,深入民心,方可提升百姓對朝廷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從而能促進統治長治久安。”
許詩詩聽到這話,眼神裏微微詫異,心裏則是對著楊川澤豎起了大拇指。
“確實如楊院長所說,開辦新聞署,於朝廷而言,大有裨益。”
“就拿陛下之前推行的諸多有利於民等政策,可以通過報紙說明政策的目的,意義,讓百姓明白陛下和朝廷的一番苦心。”
“還可引導輿論,穩定社會,很多時候百姓可能會被一些謠言,不實信息引起恐慌和不安,從而影響國之穩定。”
“而新聞蜀作為朝廷認可的輿論陣地,可及時發布權威消息,澄清謠言,安撫民心,維護國之穩定。”
“而且報紙上可以不僅需要將朝廷的政策發布出去,也可以刊登各類大秦的律法法規,法律解釋以及案例分析,其中也可以包括一些學術成果,文學作品,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豐富民眾精神世界。”
“不同地區的人可以通過報紙了解彼此的文化,風俗,增進對朝廷的歸屬感,使全國民眾在文化層麵緊密相連,凝聚成強大的整體。”
“也可以報道各地發生的大事,民聲,民眾需求以及治安等一係列的情況。”
“當然我們光報道還不行,還要利於收集民意,改善治理,新聞蜀可以開辟民意反饋渠道,百姓們可以通過書信等形式表達對朝廷政策的看法,生活中的訴求。”
“朝廷就可以根據這些反饋,了解民間疾苦與社會問題,對政策進行調整完善。”
“最後就是在發布一些廣告信息,即為商業廣告與招聘信息。”
楊川澤一邊用紙張記錄,一邊頻頻點頭,前麵的都很好理解,當他聽到最後一項的時候,腦袋有點懵,於是詢問道:“何為商業廣告與招聘信息。”
“商業廣告就是,比如我開的商鋪,於報紙上買一個廣告版麵,告訴百姓商鋪的名稱,位置,和商品,讓更多人能了解到商鋪,從而攬到更多的客人,增加商鋪的收入。”
“而招聘信息就是,有人買了廣告版麵,在上麵為自己招收需要的人才,而招聘內容需要詳細列出,薪酬待遇,聯係方式及應聘之法,讓想找工作之人可以直接了解到信息來源。”
楊川澤心中蠢蠢欲動,不由自主的一陣激動,原來一個報紙還能有這麼多的作用,居然還能為朝廷帶來收益?
“那關於報紙,是幾日一出?”
“七日一出,周報就多報道最新的政務動態。”
“至於整個大秦地域遼闊,每個月在發布月刊,而月刊就需要多一些深度的報道即可。”
許詩詩一邊說著一邊抽出紙張,在之上勾勒出十多個分區,“記住每個版麵應有明確的標題與分區,這樣子可以方便讀者快速定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但是頭版頭條,必須要寫陛下的政策事跡和朝廷公告。”
“最好是使用不同字體大小,顏色,邊框,可用來區分不同內容,也可畫一些有趣的插圖,提升讀者想要看下來的趣味。”
楊川澤看著國師勾畫出來的圖案和區域,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心中對新聞署的之事充滿了期待。
這可是小說家崛起的機會,萬不可馬虎。
“國師大才,這主意當真是絕妙無比!老夫一定將報紙編撰完成後,第一時間送到宮內,供你和陛下過目。”
“好,我就等楊院長這句話了,對於朝廷的一些政策如若有不太了解的,皆可去兩位丞相府邸多加討論一番,那麼接下來的時間,楊院長就可以帶領弟子著手編撰第一期的周報了。”
許詩詩眼中滿是期待與信任,“還請楊院長務必將陛下多年的苦心和偉業傳揚出去,讓百姓明白陛下何為天人之資,千古一帝!!”
楊川澤看著許詩詩的目光,神色激動道:“國師放心,老夫一定將事實傳播出去,讓大秦的百姓都能明白陛下的一片良苦用心。”
許詩詩微微一笑,“那就麻煩了。”
就這樣,兩人互相謙虛了幾句,楊院長將自己記錄下來的紙張揣入了袖口,腳步匆匆的離開了辦公室,往小說一派的庭院走去。
許詩詩看人走了以後,身子往座椅後背一靠,癱軟著。
小翠看到這裏,連忙踏出了辦公室,準備去隔壁辦公室泡杯茶水給她解解乏。
這種動腦子的事情,可真累啊!
真想做一個混吃等死,不勞而獲的人。
不過轉念一想到以後大秦的百姓一心愛戴著政哥和朝廷,又覺得在累一點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