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你要明白你所處的世界很特殊,這裏不是你的前世那個生產力發達,技術昌明的世界,這個世界連市場經濟都沒有形成。這種赤鐵礦在前世之所以沒有鋼鐵廠會用,最大原因就是冶煉成本過高,尤其因為品味低,冶煉起來費時費料。但是在這個世界,人力成本對你來說基本為零,你是用奴隸開采,隻需要提供工具和食物,而且還可以采用人工選礦,盡量選含鐵量高的礦石進行冶煉,至於冶煉用的燃料,黑油鬆的成本也很低,這個礦山對你來說絕不是雞肋。”
一號的建議一下點醒了維克多,“還得是你,我也算是見知障了,老是把前世的理念代入這個世界。”
“是的,對兩河領來說,鐵礦的成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來源和數量,我們得盡快去現場做一個簡單勘驗,來確定這個鐵礦的儲量和開采方式。”
維克多轉身對拉法姆說道:“拉法姆,你做的很好,相信很快我們就不會再缺乏鐵礦原料了。”
“太好了,大人,鋼鐵廠現在也是隻進不出,還經常停工,空養著著兩百號人實在讓我睡不著覺,假如能為領地多做點貢獻,我就能安心了。”
“拉法姆,你已經做到很出色了,之後咱們一起去一趟那個礦山,我會出一套開采方案,到時候你直接安排人來負責礦山開采。”維克多對拉法姆的工作很認同,礦山開采這塊反正領地也沒人會,都是靠一號和計算模塊給的方案來執行,不如找個能和鋼鐵廠配合的人選。
“我明白,大人,我一定會去找一個認真負責,善於學習的人負責這項工作的,請你放心。”
第二天維克多就親自帶著近衛和拉法姆等幾個人到了紅土村,他們沒有第一時間趕去礦山,畢竟太遠了,考慮到還需要在野外露宿,維克多打算下午再出發,這樣第二天上午就能趕到礦山,勘探也最好在白天。
維克多親自查看了紅土村的建設情況,現在紅土村的常住人口並不多,隻有不到200戶,大概一千多人,主要就是對鐵豆進行栽種,目前他們除了對已經可以采收的30公頃鐵豆進行采收外,還在對來年的土地進行簡單的開墾,種植鐵豆不需要像其他作物一樣進行翻耕除雜草啥的,基本就是燒荒加上清理石頭和喬木,這片紅土本來也不適合長其他植物。
維克多找到了紅土村的負責人馬拉,他也是一名殘疾老兵,隻不過他曾是金葵花領的小隊長,他的弟弟也是名軍人,他全家作為他弟弟的家屬,一起隨維克多來北地開拓,機緣巧合被維克多發現任命為紅土村的村長。
“馬拉,鐵豆的采收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困難的地方。”
“大人,你放心,我們不缺勞力和牲口,還有領地給配發的專用工具,采收很順利,現在已經完成了20公頃的采收了,估計後天就能完成全部采收工作。”
“那就好,你們還得需要對鐵豆進行分揀,鐵料要單獨挑出來,其他的把大小合適的作為種子還得明年種下。”
“大人,我們是邊采收邊分揀,目前我們采收的20公頃鐵豆,基本也都完成了分揀。這塊土地確實很適合鐵豆生長,大人現在鐵料的最高畝產有130多公斤,最少的也有80公斤,平均下來有個100公斤出頭,比我們最開始估計得50公斤要高一倍,全部采收完畢的話,應該能收獲45噸的鐵料。”
維克多聽到這個數字很驚訝,“45噸,你確定嗎,馬拉。”
“我確定,是至少45噸鐵料,我們現在就已經分揀出33噸了,搞不好能到50噸。”
這個數字讓維克多很驚訝,要是明年能按照預訂目標完成600到800公頃的鐵豆種植麵積,哪怕產量有所減少也有能個800噸的產量,足以滿足鋼鐵廠那座馬丁爐七八個月的產能。
在勉勵馬拉的工作以後,維克多下午就帶著隊伍出發了,在拉法姆的指引下,第二天上午九點多到達了鐵礦山。
這是一片很標準的露天赤鐵礦,維克多簡單繞了礦山一圈,並在多個點位進行了采樣,一號也將這些數據都導入到計算模塊進行計算,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片赤鐵礦品位比想象中的高,最好的幾塊礦石含鐵量接近40%,整個礦山的儲量至少有2000萬噸,一號也指出這個數據並不準確,他們缺乏勘探礦脈深度的手段,2000萬噸隻是最保守數據。
對此維克多很滿意,不要說2000萬噸,就是200萬噸都足夠他使用了,現在最麻煩的是這片礦山距離領地太遠了,而且這也不是他的領地,維克多拿出地圖計算了一下麵積和位置,這片礦山正好位於綠穀領的正北側,距離綠穀領的聚居地隻有40多公裏。
維克多有了一個想法,他打算把這片礦山交給詹姆斯,讓詹姆斯把位於綠穀領北麵的這片大概600多平方公裏的土地劃入綠穀領,這樣也符合公國對詹姆斯男爵領地的開拓許可。
不過這一切得等詹姆斯迴來以後再說,心中定下想法以後,維克多並沒有在礦山停留多久,直接帶著一些礦石就返迴了領地。
迴到領地以後,維克多和一號一起對鐵礦石的開采方案進行了研究,他們需要確定在哪裏開采,還有安排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最重要的還是人工選礦的標準。
不過在計算模塊的幫助下,很快就完成了開采方案,維克多仔細查看了這個方案,“一號,方案裏我們要建一條鐵路軌道,用馬拉列車的形式進行礦石運輸,這個成本是不是太過高昂了。”
“並不會,維克多你仔細看看軌道標準,這個軌道是木軌外麵包了一層鐵皮,輕柚木就可以做木軌,再將鋼材用水力鍛錘打製成鐵皮包裹在上麵,耐久性也不錯,從長遠來看這樣的成本最低。”
“好吧,一號,你說的有道理,那就這麼幹吧,一切就定在明年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