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蘇州城外,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卻難以驅散張士誠府中的緊張氛圍。張士誠端坐在府中的大殿之上,周圍是一眾美酒佳肴,他卻無心享用,正與幾位心腹將領輕鬆宴飲,談笑風生間,忽然聽聞府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緊接著,一名探子慌慌張張地衝進大殿,單膝跪地,上氣不接下氣地稟報:“主公!大事不妙!冰火島戰船突襲我沿海鹽場,靈蛇島艦隊已逼近太湖!”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張士誠耳邊炸響。
“什麼?!”張士誠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酒杯都跟著搖晃,酒水灑出一些在地麵上,“宋青書怎會此時來犯?!”張士誠的眉頭緊緊皺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與困惑。
一旁的謀士見狀,趕忙上前一步,聲音微微顫抖,麵色慘白地說道:“前線急報,敵軍火器兇猛,我軍水師節節敗退……”謀士的聲音越來越低,仿佛不敢直視張士誠那嚴肅的麵龐。
張士誠的臉色鐵青,那原本輕鬆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憂慮。他咬著牙,一字一頓地說道:“傳令!調迴圍攻汝陽王的五萬大軍,速援蘇州!”那聲音在大殿中迴蕩,仿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良弼大營。
在張良弼大營的中軍帳內,氣氛本就略顯沉悶壓抑,帳中眾人皆在等待著各路的消息。就在這時,一名探子飛奔而入,直接單膝跪地,單手撐地,大聲稟報道:“報——糧草車隊在滁州遭襲,全軍覆沒!”
正在查看地圖的張良弼聽聞此消息,瞬間勃然大怒,他“謔”地一下站起身來,雙眼圓睜,猶如銅鈴一般,大喝道:“誰幹的?!”
副將見狀,趕忙上前一步,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聲音都有些微微顫抖地迴答道:“是……是朱武連環莊的騎兵!他們個個身著黑色勁裝,騎著高頭大馬,如潮水般衝向糧草車隊。那些人手段極其殘忍,上來就把糧倉燒了,火光衝天,滾滾濃煙都快把半邊天都遮蔽了。而且他們在撤退的時候還揚言三日內必取我軍中軍帳,那狂妄的小人還對著天空揮舞著拳頭,放肆大笑,仿佛這場勝利已然在握。”
張良弼一聽,更是氣得火冒三丈,他猛地一拳砸在案上,案幾竟微微顫抖起來,桌上的水杯也跟著晃動,濺出幾滴水珠。他滿臉漲得通紅,憤怒地吼道:“混賬!沒有糧草,這仗還怎麼打?!這可關係到我全軍的生死存亡啊!如今這糧草被劫,將士們吃啥喝啥,拿什麼去與敵人拚殺!”
他稍作停頓,深吸一口氣,像是強壓下心頭的怒火一般。隨後,他猛地起身,身上的甲胄發出“哐當作響”的動靜,他大步走到營帳中央,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帳下的將士,聲若洪鍾地喊道:“傳令全軍,即刻收縮防線,先保糧道!如有違抗者,軍法處置!”
大都城外三十裏。
荒郊野外的這片空曠之地,狂風唿嘯而過,卷起陣陣塵土。紫衫龍王黛綺絲身姿挺拔地立於山崗之上,她那身標誌性的紫色衣衫在風中獵獵作響,似是一團燃燒的火焰。她的目光猶如鋒利的刀刃,遙望著那巍峨高聳的城牆,城牆之上旗幟飄揚,卻無半分肅殺之氣,一切看似平靜,可黛綺絲心中卻滿是冷意,嘴角微微上揚,劃出一抹嘲諷的冷笑,冷冷地說道:“七王爺不是最喜歡躲在這城牆之後,在幕後操控一切嗎?今日,我便要讓他好好嚐嚐兵臨城下、四麵楚歌的滋味!看他還能有何依仗!”
黛綺絲猛地一揮手中那麵黑色的令旗,聲音清冷而響亮:“擂鼓!進軍!”剎那間,那麵黑色的令旗在風中舞動,好似一道黑色的閃電,劃破了這沉悶的空氣。
霎時間,明教大軍如同洶湧的黑雲壓城而來。馬蹄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震得人耳朵嗡嗡作響。戰鼓更是如雷霆般震天,每一聲鼓響都仿佛是一記重錘,敲擊在大都守軍的軍心上。大軍所過之處,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如同一條巨大的土龍朝著大都城席卷而去。
大都守軍原本還在城牆上悠閑地站崗巡邏,毫無防備。聽到這如雷般的戰鼓聲和震天的喊殺聲,頓時驚慌失措。他們像是被一群受驚的鳥兒,亂作一團。慌亂之中,一個小兵跌跌撞撞地衝進宮中,急報入宮:“王爺!明教大軍已至城外,號稱十萬之眾!那場麵,猶如天兵天將降臨,密密麻麻望不到頭啊!”
七王爺正慵懶地坐在太師椅上,手中捧著一個精致的茶盞,正準備輕抿一口。聽到這個消息後,手中的茶盞不受控製地跌落,“哐當”一聲,濺起的水花弄濕了他的蟒袍。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難以置信地說道:“怎會如此?!這怎麼可能!快傳信給將軍,讓他立刻、馬上緊急迴來支援。”
七王爺定了定神,又接著補充道:“通知張士誠、張良弼的部隊一同過來支援。他們人多勢眾,合我們三方的兵力,定能讓明教大軍有來無迴!”
旁邊立著的侍從聽到命令後,急忙跪地,身體顫抖得厲害,聲音帶著哭腔:“王爺饒命啊,張士誠那邊已經帶著他的大部分兵力迴援蘇州了,蘇州那邊可能也出了變故,他走的時候十分倉促,根本無暇顧及我們這兒啊。張良弼……張良弼的糧道已經被明教的人截斷了,現在他的部隊正在和截斷糧道的明教人馬激戰,死傷無數,也是……也是根本無法來援啊!”
“什麼?混蛋!”七王爺氣得猛地一拍桌子,發出一聲怒吼,震得房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汝陽王軍帳內,燭火搖曳,光影在帳壁上晃動。王保保神色匆匆,未等站穩便快步走入帳中,單膝跪地,抱拳急聲道:“父王!張士誠撤軍了,張良弼也在後撤!”
汝陽王正低頭沉思著什麼,聞聽此言,不禁一怔,旋即仰頭大笑起來,聲震帳內:“好一個圍魏救趙!這必是宋青書的手筆!此等計謀巧妙,不愧是那智謀過人的少年英雄。”
就在這時,一名謀士匆匆步入帳中,腳步匆匆卻又不失沉穩,來到汝陽王麵前後,恭敬地呈上一封信:“王爺,剛收到的飛鴿傳書!”
汝陽王聽到“飛鴿傳書”四字,神情一振,伸出手接過信件,緩緩展開。隻見信上隻有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圍魏救趙,父兄速退。”那字跡清雋飄逸,宛如行雲流水,汝陽王見狀,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朗聲道:“此乃趙敏親筆。”
王保保見狀,深吸一口氣,似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抬頭看著汝陽王,目光堅定又帶著一絲擔憂:“父王,我們……”
汝陽王站起身來,神色從容且果敢,將信收入懷中,朗聲道:“傳令全軍,趁敵軍此時因撤軍而混亂,即刻突圍北上!莫要錯失這難得的戰機!”帳內眾將士紛紛領命,準備執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