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一過,蘇家就忙起來了。
蘇青遠(yuǎn)和蘇青弘學(xué)堂也開課了,鎮(zhèn)上的麵館也已經(jīng)開門了,作坊也開始運作了。
至於縣城的鋪子,沈昭提前去安排了,不過暫時還沒消息傳來。
讓人值得開心的事,蘇雲(yún)希和劉豆合夥做的腐乳成功了。
一開始是放在麵館讓大家免費試嚐,沒想到大家都挺喜歡這個味道的,說是特別適合早上喝粥的時候吃,就著稀飯,連菜都省了,並且一罐能吃好長時間。
蘇雲(yún)希就在麵館專門騰出一個角落來擺放腐乳,有需要就自行購買。
一開始做出來的二十多斤,蘇雲(yún)希按一斤一罐裝的,一罐賣三十文,沒想到才一天時間就賣完了,有好多人都說要預(yù)定。
兩人的合作也正式成立,所有的材料兩人一同出,然後盈利就五五分。
本來蘇雲(yún)希是說四六分的,畢竟她隻管出錢,做都是劉豆夫妻來做的,怕忙不過來,還把女兒女婿一家我都叫迴來幫工,所以她一開始提議劉豆六成,她四成。
不過劉豆說要不是蘇雲(yún)希,他都賺不到這份錢,五五分已經(jīng)是他占便宜了,不可能還讓蘇雲(yún)希吃虧,所以堅持五五分。
並且蘇雲(yún)希還有高家的渠道能賣出更多。
他可是見過有管事模樣的人來蘇家麵條作坊拉過麵條,說是能把麵條賣到其他地方,隻要蘇家能做出來,有多少他們要多少,包括這腐乳也是,所以根本就不愁銷路。
劉豆感歎,他真是遇貴人了,都不需要動腦筋,就把錢賺了,沒見現(xiàn)在村裏人看見他態(tài)度都好多了,畢竟他可是和蘇雲(yún)希有合作的人。
正月十六,蘇老爺子帶著兩兒子到鎮(zhèn)上買牛,最後花三十兩銀子買了兩大一小三頭牛,蘇老爺子還直言他賺翻了。
正月十七,蘇家又在村裏招工,著手翻整那一百多畝的荒地,這次時間比較趕,所以請的人比較多,連外村都有人來做工。
正月十八,蘇雲(yún)希開始在她的種植基地培育藥材苗和紅薯苗。
紅薯育苗比較簡單,挑選表麵光滑、無病斑、大小適中的紅薯做種薯,所以蘇雲(yún)希手裏能做種薯的其實不多,不過她用空間裏的土和靈泉澆灌長出來的苗根係綿密,根莖也長得壯。
藥材苗培育就沒那麼簡單了,雖然現(xiàn)在隻有十多家報名,不過為了到時候怕苗不夠,所以蘇雲(yún)希還是按多多的來培植,反正自己家地多,大不了到時候自己種就是了。
還好夢蓮大伯母一家也來一起幫忙,那林硯也請了十多個幫工一起,總算在正月底把所有的藥材苗種都種上了。
而且在靈泉水的澆灌下,已經(jīng)開始冒嫩芽。
這段時間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就連謝墨安也被蘇二勇兄弟倆帶著在山上砍伐椴木,為種植銀耳做準(zhǔn)備,還在房子的後院搭建了種植棚。
二月初一,劉村長在大槐樹下敲響了鐵鍾。
“鐺鐺鐺”的聲音迴響在整個村子上空。
村民們聽到聲音立即往大槐樹的方向走去。
“村裏是有什麼大事要發(fā)生了麼,這鐵鍾都多少年沒響過了”
“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聽村裏老人家說,上次敲響還是因為那年有災(zāi)害。不知道這次是因為什麼,但願是好事。”
村民們都憂心忡忡的往老槐樹底下趕。
來得早的已經(jīng)在賣弄自己得到第一手消息了。
“這次肯定是好事,我剛才看到雲(yún)希姑娘也來了,她手上還拿了什麼東西,肯定又是蘇家有什麼發(fā)家致富的好點子要跟大家分享呢。”
“希望會是真的吧,反正跟著蘇家走不會吃虧的,你沒看那劉豆家,現(xiàn)在成了我們村繼蘇家之後最有錢的人家了。”
“我說你們這些人真是想屁吃呢,你們真以為有這麼好的事,如果真是賺錢點子,人家?guī)致锊蛔约簮灺暟l(fā)大財,還在這白日做夢呢。”
“就是,那蘇家能是什麼好人家”
說這話的兩人正是臭名昭著的劉癩子和劉臭蛋,此時的兩人正一手勾肩搭背,一手在用簽子剔著那口大黃牙。
不過他們倆話剛說完,就被旁邊的的人罵了。
“哼,兩個忘恩負(fù)義的東西,那天在蘇家吃宴席的時候可不是這副嘴臉,怎麼現(xiàn)在就在這詆毀蘇家了,像你們這樣的人,就算蘇家有什麼賺錢的點子也不會跟你們這樣的人說,兩個懶貨。”
蘇家那天的婚宴可以說隻要你不鬧事,基本來者不拒,這兩人當(dāng)時也是混進(jìn)去了的,當(dāng)時的吃相,村民們都還記憶猶新。
沒想到占了人家便宜,現(xiàn)在又在背後詆毀人家,真是好不要臉。
隨後被一群人圍起來攻擊,就差打起來了,兩人不敵,隻能灰溜溜的跑了。
而這時村長也站在高臺上喊話
“大家靜一靜,我今天連大家來是有個事要說。這也關(guān)乎大家接下來這一年能不能吃飽飯”
說完也不等村民議論,又接著說道
“這第一,就是年前說的種植藥材的事,現(xiàn)在藥材苗已經(jīng)培育好了,移栽後成活的幾率非常高,如果還有願意的種植的,待會兒還可以來報名今天是最後一天時間。”
“這第二件,就是雲(yún)希在縣城發(fā)現(xiàn)了一種畝產(chǎn)千斤的可以當(dāng)飯吃的植物,叫紅薯,現(xiàn)在也培育出來了,如果有願意種植的就來報名,不過這紅薯苗有限,一家最多就兩百株苗。”
劉村長一說完,人群立馬炸開了鍋。
“什麼,能畝產(chǎn)千斤,這叫什麼紅薯的東西,真的有那麼好麼”
“不知道呀,要真是這樣,那以後是不是可以不用餓肚子了。”
“誰說不是呢,我們家人多,糧食產(chǎn)量少,要不是家裏還有一個在作坊裏幹活的人,恐怕早就斷糧了。”
“我家也是,今年蘇家招了好幾次工,就靠那點工錢挨著呢。”
人群都在議論著這話的真假。
“反正隻要是蘇家說的,我都相信,有時間在這聊天,還不如趕緊去排隊領(lǐng)苗呢。”
“走走走,我也去,就是不知道這苗要不要錢。”
也有那些對蘇家從來都相信的人村長剛說完就去排隊了。
由蘇青山記錄名字,村長在旁邊看著,免得有人家重複來報名的。
並且報名的時候也言明,種下去苗是要用心伺候的,如果到時候因為不用心導(dǎo)致大多數(shù)死苗的,是要做出賠償?shù)摹?br />
村長這話一出,有些打著渾水摸魚的人家就開始打退堂鼓,這些人家也是在村裏屬於比較懶散的那種人。
最後,願意種植藥材的多了十多家,一共有三十多家人,種植紅薯的的有九十多家人,有些就是什麼都不願意種,要麼就是不相信村長的話的。
這些,蘇雲(yún)希沒空理會,機(jī)會已經(jīng)給你送到家門口了,願不願意那就是自己的事了。
在之後的半個月時間裏,蘇雲(yún)希忙的不可開交,她帶著村裏的婦女把培育好的紅薯苗收割迴來,再用剪刀剪成一尺(33厘米)左右的長度。
然後再到村民家裏教他們該怎麼種植分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紅薯種下去了,就是藥材苗移栽。
移栽前又按蘇雲(yún)希說的全家上陣去樹林裏挖腐殖土,頓時杏花村後山熱鬧了起來,有些運氣好的還在山裏撿到了野雞蛋。
等其他人的全部種植好了,蘇家的才開始移栽。
就在蘇家人在討論要不要請人幫忙的時候村長帶著一大波人上門了。
“村長爺爺,你們這是…”
蘇雲(yún)希盯著眼前這大群拿著農(nóng)具的人,有些不解。
“雲(yún)希,你幫了村裏那麼多忙,現(xiàn)在大家夥都種好了,反倒你們家的還空著,所以我叫了大家夥都來幫忙,放心大家都是自願的,不要工錢。”
說完村長就帶頭開始幹活,其他人也緊跟而上。
蘇雲(yún)希看著幹得熱火朝天的村民,心裏十分感激,覺得之前做的那些都值得了。
蘇家荒地被修整出來的還有一百一十畝地,藥材種植和紅薯種植一共去了十畝,剩下的一百畝全部種了小麥。
饒是這麼多人幫忙,也足足到三月初才把所有地種完。
當(dāng)時村民知道蘇家要試種兩季麥的時候,還覺得他們家太異想天開,說不定會白白浪費了這麼多麥種,可蘇家要堅持播種,他們也隻能照做。
完工那天,蘇雲(yún)希請了所有來幫忙種地的人及其他們的家屬吃了一頓飯,臨走時又每家送了兩斤麵條,可把那些沒來幫忙的人眼紅壞了。
而那些來幫忙的人家裏有幾家卻從來都是堅定的跟著蘇家走,他們認(rèn)為隻要蘇家想做的,就沒有做不到的。
所以臨走時每人在蘇家買了一百斤的麥種,他們要做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列如村長家 夢蓮大伯母家 大順家 …等等幾家。
而在幾個月後,他們也慶幸他們當(dāng)時做了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