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藥師,攜師弟金蟬、地藏、彌勒,見過諸位道友。”
“截教元易,與三位師妹,有禮了。”
元易與三霄還禮,同時在打量著眼前的幾人,而對麵之人同樣也在打量著他與三霄姐妹。
“久聞元易道兄與三霄仙子的威名,今日得見,方知聞名不如見麵。”藥師道。
“些許謠傳,當(dāng)不得真,諸位,請。”
元易伸手,引四人進(jìn)入神霄峰。
同為聖人大教,卻是來往不多,彼此都算不得了解,更算不得親近。
但彼此之間亦無仇怨,相互客套吹捧,不過是正常的禮數(shù)罷了。
藥師一身道袍,氣質(zhì)偏柔和,並不淩厲,深有光明意,雖不知其具體根腳,但以元易的猜測,這位很可能是被點(diǎn)化的靈根,是少有的靈根化形,身上帶著虛淡的草木清氣。
金蟬與之相比,氣場要強(qiáng)勢許多,一身金袍,太乙境圓滿。
地藏容貌與氣質(zhì)倒是平平無奇,有種古樸之感。
彌勒與多寶師兄那般,更有福瑞之相,圓潤幾分。
如今這四人的裝扮與元易他們差別並不大,不曾剃度,也不曾修成肉髻,彰顯智慧的模樣。
倒是從他們身上,元易感應(yīng)到了與他們?nèi)探厝徊煌拇蟮乐ā?br />
他們的道體似乎有些不同,似乎不隻是修行元神之道。
元易目光自四人身上離開,隨即瞥向跟在地藏身後的一隻異獸。
這異獸的模樣很是奇怪,有虎頭、獨(dú)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集群獸之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yōu)容為一體,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
但後世傳說之中這被稱之為“九不像”的奇特模樣,卻是得天獨(dú)厚之相,其獨(dú)角表公斷力,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wěn),皆是令人喜歡的特性。
甚至其被視作忠誠不二、智慧明辨的象征,被後世認(rèn)為其沾有“九氣”。
此九氣之說,指“靈氣、神氣、福氣、財(cái)氣、銳氣、運(yùn)氣、朝氣、力氣和骨氣”,當(dāng)真是麵麵俱到,好處皆可沾邊,能起到“辟邪”“消災(zāi)”“降福”“護(hù)身”等作用,可以說是相當(dāng)了不得。
諦聽,通靈神獸,一尊有著天賦神通的先天生靈。
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
傳聞諦聽可通過聽來辨認(rèn)世間萬物,尤其善於聽人的心,能照鑒善惡、察聽賢愚。
諦聽諦聽,一心聽取,思維義理。
比起這幾位西方教的弟子,元易對這異獸更加感興趣。
“道友這異獸,當(dāng)真是別致,不知何處尋得?道友可曾為其配道侶延續(xù)血脈?”
“咳!”
地藏聞言,腳下一個踉蹌,神情有些古怪。
他是沒想到,這位截教弟子最先盯上的會是他這夥伴諦聽。
而且,對方話語說得委婉,他又怎會聽不明白。
直白點(diǎn)說便是,你這異獸配種沒?有沒有崽?很明顯,這人對諦聽很感興趣。
這也讓地藏心中微凜,對方莫不是看出了諦聽的不凡之處?不然當(dāng)不會對諦聽感興趣才是。
洪荒天地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種生得奇奇怪怪的生靈,諦聽也沒那麼起眼才對。
“道兄莫不是看出了我這夥伴的根腳來曆?”
“不曾,隻是見其模樣討喜罷了。”元易搖頭否認(rèn)。
雖然他的那雙金色眼瞳微微瞇起,盯著諦聽打量。
諦聽麵對元易的目光,不由地縮了縮腦袋,下意識往地藏身後躲,避開那一雙金色眼瞳。
與自家主子同輩之人中,它從未見過比眼前這位更加可怕的人,不僅僅是修為境界上帶來的壓力。
眼前之人的氣息之中,自然而然地散發(fā)著令人畏懼的氣息。
同時,那一雙金色眼瞳,讓它總有一種自己被看透了的感覺,致使它不敢動用自己的天賦神通半分。
“雲(yún)霄,你們注意這小東西,它天生有著聆聽萬物的神通,可聽生靈之心聲。”
元易不忘提醒雲(yún)霄三人,他也不清楚這諦聽的神通到了怎樣的程度,但他可沒興趣被人竊聽了心聲,畢竟他可沒有暴露癖。
之所以恐嚇這家夥,無非便是警告它罷了。
當(dāng)然,元易對於諦聽這等寵物感興趣也是真的,可惜他沒有遇到過這種擁有奇怪天賦神通的家夥。
“道兄這坐騎也不凡,非諦聽可比。”
地藏轉(zhuǎn)移了話題,猙獸正老老實(shí)實(shí)跟在元易他們身後,此刻正打量著被元易誇獎過的諦聽,帶著幾分警惕。
眼見諦聽低眉順眼的模樣,一副老實(shí)本分的姿態(tài),元易也將目光移開了,不再去關(guān)注它。
在有所戒備的情況下,想要偷聽一位大羅存在的心聲而不被察覺,這可不是易事。
更何況這諦聽的修為境界比起猙獸都差了一截,才太乙境初期而已。
引著地藏等人來到神霄峰上,雙方正好各自四人一獸,相對落座。
猙獸都坐在了諦聽的對麵,其生得模樣兇神惡煞,倒是嚇得對麵的諦聽渾身不自在。
雲(yún)霄煮茶待客,瓊霄與碧霄取來靈果擺上,雙方都未在第一時間開口。
待得茶香彌漫,元易才打破了這份沉默。
“不知四位道友自西土跋涉而來,尋貧道所為何事?”
藥師目光望向元易,沒有過多猶豫:“此來登門打擾,確有要事欲與道兄相商。”
“哦?”
“我等聽聞,道兄在此協(xié)助人皇神農(nóng),主持人域仙門正本清源之事。”
“非也非也,此事由九霄山主持,仙門之事,終究是人族內(nèi)部之事,貧道不便插手,未曾參與。”元易搖頭否定。
“可九霄山不是道兄所立之仙門?”
“九霄山的創(chuàng)建之人,是當(dāng)下門主赤鬆子。”元易神色不變地如實(shí)迴應(yīng)道。
他雖然給赤鬆子把一切都準(zhǔn)備好了,但真正創(chuàng)建九霄山這事,是被歸到赤鬆子名下的,半點(diǎn)不虛。
藥師沉默了半晌,不急不惱,也絲毫不受元易言語幹?jǐn)_。
“今日此來,我等帶著誠意而至,想與道兄相商,道兄不必現(xiàn)在拒絕,不若先看一看我等誠意,再作決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