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破陣子
品質:奇·六品
說明:此扇名為破陣子,乃是馮不寧剛晉升廠衛朱雀使時,由督主送給他的禮物。扇骨由玄鐵精煉而成,在經過特殊處理後,堅硬無比且暗啞無光。扇麵采用千年冰蠶絲織就,輕薄堅韌,水火不侵。扇子展開時,扇麵寬大,有朱雀圖案在光線下若隱若現,仿佛有靈光流動。扇骨線條流暢,合攏時如同一柄短劍,便於攜帶。
名稱:赤練雙絲
品質:奇·六品
說明:由傳說中的“赤練火蠶”吐出的絲製成,經過特殊工藝淬煉,絲線細如發絲,卻堅韌無比,刀劍難斷,水火不侵。絲線本身呈暗紅色,仿佛浸染了鮮血,隱隱透出一股煞氣。絲線雖細,但在高手手中,灌注內力後,絲線邊緣鋒利如刃,可輕易切割血肉,甚至斬斷金石。
“好東西呀~!”景瑜笑著將兩件東西收了起來。
不過不是放迴物品欄,而是直接當作自己的東西,破陣子拿在手中,赤練雙絲暫時纏在棘皮鮫臂上,以後看看怎麼用。
這一下子,因為楊三財受傷後引起焦躁不安的情緒,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果然,收獲讓人開心。
於是,景瑜拖著昏迷後的馮不寧,看向此時靠在馬上的楊三財,景瑜稍微一愣。
這人呀,學壞是真的快。
有些東西一旦體驗了,就很難再戒掉了。
畢竟這廠衛馮不寧身上能爆好東西,那作為藥王穀棄徒的楊三財,身上有些好東西也說的過去吧。可就在景瑜想做點什麼的時候,卻又停下來。
這楊三財畢竟是同伴,摸他身上的東西,畢竟不太好。
所以,景瑜一邊牽著馬匹,一邊拖著昏迷的馮不寧,朝著正在著火的金戈會總壇走去。
一步、兩步、三步……
其實現在楊三財受傷了,還是開膛剝肚的重傷,幫他看著東西點,也屬於好意。於是乎,景瑜就稍微的翻了翻楊三財隨身的小包裹。
裏麵除了隨身的錢財外,最多的東西就是些瓶瓶罐罐,以及各種藥粉什麼的,景瑜直接無視了。
這些東西,誰知道都是幹啥了,不小心碰著啥的,出了問題沒人能治得了。最後,在包袱的最下麵,看到了又看到了一本書籍。
就在景瑜愣神的時候,它的物品信息出現在了景瑜眼前。
名稱:靈樞指
品級:秘·五品
習得條件:膂力5、體質4、靈敏6、根骨4。
說明:藥王穀的獨門指法,源於古代醫道經典《靈樞經》。此指法的主旨本是用於治病救人,但在戰鬥中卻能發揮奇效。通過精準的點穴手法,既能止血療傷,又能限製對手行動,甚至製造穴位傷害,達到製敵效果。實際效果,會因使用者的醫道學識,以及對人體穴位和經脈走向的熟悉程度而定。
好東西,想要。
而且滿足習得條件,到手後接著就能學。
好久沒有新的功法了,而且這個功法跟碎虛指好像還挺配的,都是指法。在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景瑜還是打算等楊三財醒來後,再正式向楊三財詢問吧。
於是,景瑜將楊三財的包袱放好,並在某種思想鬥爭中,進了金戈會的總壇。
火勢其實不大,麻煩的就是多點起火。隻是此時總壇人數眾多,沒過多長時間,便把這場突兀的大火給撲滅了。不多時,金戈會便又安靜下來了。
景瑜先將楊三財交給了金戈會的郎中,又把昏迷後的馮不寧,交給了身為二當家的蕭隱。
在莫千籌一臉驚詫的目光中,兩個本來還不該相見的人,提前見麵了。
“你就是景瑜?”莫千籌對景瑜很是好奇。
“是我。”景瑜也說道:“你便是莫千籌?”
關於莫千籌,景瑜是知道一點點的。之前老乞丐洪仝曾找景瑜,說是乞丐一脈和賭徒一脈的,有一場賭局。洪仝希望景瑜贏得這場賭局,來償還景瑜欠老乞丐的兩個人情。
當時景瑜也同意了。
所以,那場賭局中,賭桌上的兩個人,一個是乞丐一脈選送的景瑜,另一邊便是號稱當代賭神接班人的莫千籌。
一個已經在九流門內聲名狼藉的小賭鬼。
莫千籌圍繞著景瑜轉了兩圈後,呲牙咧嘴的笑著:“之後就是你要跟小爺賭嗎?看上去年紀輕輕的,不像是賭術高手啊,為什麼乞丐一脈會選擇你?”
景瑜看著一直轉圈的莫千籌,直接了當的說道:“要不,我們現在賭點什麼吧。賭注什麼的咱倆說了不算,但是怎麼賭不是說由我們兩人商量嗎。”
莫千籌又伸出食指,在景瑜眼前左右擺動著:“不不不,一個賭徒,在沒看清對方手裏的牌麵之前,是不會輕易下注的。”
“咱倆不著急。”
“這段日子,我一直在幫霸王做事,沒怎麼有時間。等我好好了解下你,看看你都擅長什麼,知道你明麵上的牌了,咱倆再開始。”
景瑜笑道:“那你可要盡快,時間久了,我未必在什麼地方。”
莫千籌也笑了:“那是乞丐一脈的問題。到時候找不到你,乞丐一脈便當作直接認輸了。你這句話,應該跟乞丐一脈的說,而不是跟我說。”
說完這句話後,莫千籌便轉過身離開了。
景瑜看著莫千籌離開的背影,隻見他雙手插在褲子的兜口裏,兩條腿像是鞭子一樣,一甩一甩的便離開了。
不管如何,這初次見麵,倒是沒露怯。
在莫千籌離開後,景瑜找到了剛剛接過楊三財的郎中。隻見那郎中一臉的激動,就像是在看一幅上古名家的書畫作品一樣,湊近了,一寸一寸的看著楊三財那被縫合的傷口。
“郎中……”
景瑜剛想開口,卻被郎中直接打斷了。
“給他號過脈了,身體並無大礙,想來最遲明日應該就能蘇醒過來。隻是這身傷,之前是誰給瞧的,這傷口又是誰縫合的。”
“這是我未曾想過的手法。”
“此醫術之極致,近乎於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