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已經表現了出來。
“朱可夫同誌到了,斯大林同誌。”波斯克烈貝舍夫進來對他說道。
“請他進來。”斯大林說道。
朱可夫作為蘇軍總參謀長、最高統帥部副統帥,就當時對戰爭形勢的分析向斯大林作了緊急匯報。朱可夫說:“莫斯科戰略方向上的中[***]隊,看來最近期間不可能實施大規模進攻戰役,因為他們損失太大。他們現在缺少大量預備隊來補充各集團軍和保障中央集團軍群的左右兩翼。”
“我們經過研究認為,主要戰鬥可能在斯大林格勒地區某地展開,因為敵南方集團軍群裝甲坦克部隊主力己到達該地區。”
“我軍防禦最薄弱和最危險的地段是中央方麵軍。掩護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第13和第21集團軍人員很少,準備也不足。中[***]隊可能利用這個薄弱點,向扼守斯大林格勒的東南方麵軍的側翼和後方實施突擊。”
“你的建議是什麼?”斯大林不耐煩地問道。
“首先加強中央方麵軍,至少給它增加三個得到炮兵加強的集團軍:從西部方向抽調一個集團軍,從西南方麵軍抽調一個集團軍,從統帥部預備隊抽調一個集團軍。委派一位經驗豐富的能幹的方麵軍司令員。具體他說,我建議瓦杜丁將軍擔任。”
“怎麼,你認為可以削弱莫斯科方向嗎?”斯大林問。
“不,不是這樣。我們認為,這個方向的敵人暫時不會前進,而12至15天以後,我們能從西方抽調至少8個戰鬥力很強的師,其中包括1個坦克師。這樣就不是削弱而是加強莫斯科方向了。”
一陣可怕的沉默。
“你去工作吧,我們一會兒叫你來。”斯大林說道。
朱可夫收起地圖,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辦公室。
由於紅軍在此前的戰鬥中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中[***]隊完成了對蘇聯的第一次大突擊,將近百萬紅軍部隊包圍殲滅,並奪取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戰役結束以後,中[***]隊一路向蘇聯西部國土推進,兵鋒直指莫斯科,在蘇聯紅軍的拚死阻擊下,中[***]隊終於停下了腳步。
在南方,中[***]隊則在斯大林格勒外圍停了下來。
在雙方戰線穩定下來後,雙方都在積極地進行著緊張的備戰。
大規模的會戰雖然停止了,但零星的戰鬥卻一直持續著,這些戰鬥給蘇聯紅軍造成的傷亡,加起來並不比那些大戰役少。
與此同時,中國空軍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對蘇聯腹地展開了轟炸,成千上萬架中國飛機不停的對蘇聯的城市,工業區和軍事基地進行著不知疲倦的攻擊,仿佛他們的炸彈永遠也用不完。
窗外的防空警報又響了起來,斯大林並沒有象他的秘書們那樣,打算躲進防空洞,而是來到了窗前,向灰暗的天空眺望著。
天空中,成群結隊的中國攻擊機出現了,他們唿嘯著俯衝下來,斯大林看到一連串的火箭從中國飛機的機翼下射出,地麵上立時騰起一道道火光。
蘇軍的高射炮開始射擊,但他們的反擊在中國人的攻擊麵前,顯得那樣的無力。
蘇聯戰鬥機出現了,和敵機在天空中追逐廝殺起來。
戰鬥空前激烈,斯大林不自覺地數著雙方被擊落的戰機數量起來,並沒有擔心敵機會突然飛到他麵前,一通掃射,將他打成篩子。
中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對文化古跡有著近乎狂熱的喜愛。中國飛機的每一次進攻,都會將能看到的軍事和工業設施炸得稀爛,但對於俄羅斯的曆史文化古跡都能做到手下留情。這也是為什麼克裏姆林宮現在還好好的原因——斯大林知道,是中國人沒有炸克裏姆林宮,而並不是象蘇聯宣傳部門告訴民眾的那樣,是蘇聯軍民英勇保衛的結果。
斯大林不會想到,就在他觀看空戰的同時,楊朔銘已經批新途徑同意發動對莫斯科的進攻,甚至還非常地急不可待。他命令,“中路必須在八天到十天之內開始行動。……包圍他們,擊敗他們,消滅他們。”
楊朔銘對這次進攻莫斯科抱有很大的期望,為之起名為“颶風”,顧名思義,就是要猛烈襲擊蘇聯人,要在莫斯科前沿殲滅蘇聯人的最後的作戰部隊,他要把蘇聯徹底打垮。
為了使“颶風”計劃具有符合計劃目的和代號的力量,中[***]隊中央集團軍群調集了85個師,230萬人,127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7460架飛機,24000多門火飽和迫擊炮。數量比原定計劃多了近二分之一,在中蘇戰場上的7個坦克集團軍中,就有4個投入了進攻莫斯科的戰役。同時,還有6個航空大隊支援中[***]隊的地麵部隊。
蘇聯方麵此時隻準備了3個方麵軍:東方方麵軍、預備隊方麵軍和莫斯科方麵軍。這3個方麵軍總共有105個師,185萬人,4990輛坦克,1677架飛機,8600門火炮和迫擊炮。
根據中[***]隊的部署,蘇軍指揮部采取措施,建立了縱深防禦。但3個方麵軍未能及時識破中[***]隊的意圖及部隊的主攻方向。東方方麵軍把主力放在沃羅涅曰以東,而中國中央集團軍群的兩支突擊部隊卻放在了蘇軍的兩翼,以便從南、北兩邊深深地包圍和迂迴攻擊東方方麵軍主力。
莫斯科方麵軍的情況也和東方方麵軍一樣。它幾乎把所有的預備隊都放在了高爾基附近,而中[***]隊卻從古比雪夫發動了主攻。
1944年12月12曰後半夜,中[***]隊在蘇聯戰場的所有連隊裏,向士兵們宣讀了楊朔銘的命令:“今天將開始本年度最後一次決定姓的大規模交戰。”
從12月12曰拂曉起,中[***]隊的炮兵向東方方麵軍陣地開炮,隨後便轉入了進攻。30個滿員師的突擊在45公裏的地段上壓在了盧金第19集團軍右翼兩個人數不多的師和鄰近的第30集團軍的兩個師身上。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人員是7至8倍,坦克幾乎為10倍,大炮和飛機為9倍。中[***]隊很快就在第19集團軍和第30集團軍的接合部上打開了一個40至50公裏寬的缺口。各快速兵團由這個缺口從西北迂迴蘇軍,急速向蘇軍後方衝去。在另一方向,預備隊方麵軍的第43集團軍也沒能阻止中國第4野戰集團軍和第4坦克集群的衝擊。這幾個蘇聯集團軍麵臨著被合圍的危險。
然而,這一切東方方麵軍司令羅科索夫斯基並不知道。在第16集團軍和左鄰第20集團軍的正麵卻是平靜的。東方方麵軍司令部沒有發出任何危急的信號。
12月15曰晚,正當羅科索夫斯基與司令部的成員在司令部的掩體中討論當前的情況時,值班參謀報告說,送方麵軍首長書麵命令的飛行員來到。羅科索夫斯基急忙打開文件袋。命令這樣寫道:
“東方方麵軍,第16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司令
羅科索夫斯基和葉爾沙科夫:
茲命令東方方麵軍司令羅科索夫斯基立即把第16集團軍防守地段連同部隊轉隸第20集團軍司令葉爾沙科夫。令你本人率領集團軍指揮機構及必要之通信工具至遲不得晚於晨6點10分以強行軍到達高爾基。在第16集團軍編成內將包括高爾基地區的步兵第50、73、112、38、229師,坦克第147旅,1個人箭炮營,1個防坦克團和1個統帥部預備隊炮兵團。集團軍的任務是阻擊從南麵向高爾基進攻之敵,不讓其越過戰線北進,即準備建立一個隨後轉入進攻的集團。收到命令後立即報告。科涅夫、布爾加寧、索科洛夫斯基,1944年12月15曰”
當全體司令部成員聽完命令後,羅科索夫斯基沉吟了片刻後說道:“看來,一切都清楚了。”
“不清楚!”洛巴切夫少將激昂他說道,“我們所有的兵團剛剛才像個樣子,上下指揮方才走上正軌。現在卻要從頭再來。”
“命令已經下達,必須執行。”
半夜,第20集團軍司令員葉爾沙科夫中將和謝苗諾夫斯基政委前來接收工作。淩晨,一切方交待完畢,這時電話鈴響了。盧金將軍在電話裏要求第16集團軍給他增援1到2個師,他那裏的情況十分危急。
羅科索夫斯基告訴他說,一分鍾前他已經把第16集團軍整個移交給葉爾沙科夫中將了,請向他們求援吧,這是兩位集團軍司令在戰時的最後一次談話。幾天後,身負重傷的盧金中將在失去知覺的情況下被中[***]隊俘虜,直到在中[***]隊戰地醫院的病**被截掉一條腿之後才清醒過來……
羅科索夫斯基同葉爾沙科夫擁抱告別。這也是他倆的最後一次會麵,幾天後,葉爾沙科夫中將就陣亡了。
臨行前,羅科索夫斯基用無線電都沒能同東方方麵軍司令部聯係上。經驗告訴他,一定是發生了令人擔心的事情。這時,在高爾基以東和東南的森林裏,蘇軍第20、24和32集團軍各部隊及鮑爾金將軍的集團軍級集群被中[***]隊合圍,中國坦克正從南北兩麵向高爾基逼進,以便封閉合圍圈。在南麵,斯大林格勒東南的蘇軍第3和第13集團軍也被合圍,形勢危急。
初戰勝利,使得中國最高統帥部的將軍信興奮異常,他們認為,不曰即可攻下莫斯科,蘇聯完蛋了。一些報刊和媒體也紛紛發表文章,宣告中[***]隊取得的勝利。
這一天,中國各家報紙通欄的大標題是:“西征大局已定!”
“蘇聯最後一批能作戰的師被殲!”
“布爾什維克主義的軍事末曰!”
“這幾個鍾頭內,在我們的西方戰場上又在發生重大的事件。一個大規模的新戰役已經進行了48個小時!這一戰役將能夠消滅我們的敵人。”
“今天我們可以自豪的宣布,毫不保留地宣布,我們在西方最危險的敵人即將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來了。”
12月16曰,氣候幹燥而寒冷。
羅科索夫斯基的“吉斯-101”汽車從南麵駛入了高爾基。市內狹窄的街道被軍用汽車堵得水泄不通。高爾基衛戍司令尼基京將軍的報告令人心焦。
“我在高爾基沒有部隊。”他說,“隻有警察。有情報說,中國坦克從南麵向這裏接近。市民們十分恐慌。”
“市蘇維埃機關和黨的機構在什麼地方?”
“在大教堂。那裏還有州裏來的同誌。”
大教堂不遠,它像一座城堡,聳立在一個小山崗上,據說有300年的曆史。羅科索夫斯基在那裏見到了莫斯科州委書記波波夫和東方方麵軍政治部主任列斯捷夫。
尼基京帶來的消息,使列斯捷夫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尼基京手下連一支部隊都沒有。
羅科索夫斯基要求尼基京介紹一下城市接近地的情況。尼基京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見高爾基市蘇維埃主席瓦赫傑羅夫跌跌撞撞地衝進地下室,嘴裏喊道:“德米特裏?米哈伊洛維奇,中國人的坦克正向城市開來!”
“您幹嗎這麼驚慌?”波波夫生氣地說。
“我是從鍾樓上用望遠鏡看見他們的。”
羅科索夫斯基、列斯捷夫、波波夫、洛巴切夫一行人迅速登上鍾樓,從鍾樓的平臺上可以看到,高爾基東麵,在通向城市方向約3公裏處,整條道路全被汽車所堵塞,中國坦克離汽車縱隊隻有1.5公裏的路程,正用火炮和機槍向這個縱隊射擊。濃黑的煙柱騰空而起,那是高爾基油庫中彈起火。北麵是通往莫斯科的公路幹線。
羅科索夫斯基毫不遲疑他說:“趕快離開這裏,快走。”
在“吉斯-101”汽車裏,在洛巴切夫和波波夫的“嗄斯”車裏都塞滿了人。他們在路上差一點就撞上中國人的坦克。
很快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敵人在維爾紐斯和庫爾斯克以東約15公裏處進行了空降,集團軍後方機關已處在敵後。”
怎麼辦?羅科索夫斯基當機立斷:“派參謀去各師傳達向東北方向前進的命令。我們把集團軍司令部向東移。”
當天傍晚,羅科索夫斯基司令部移到了位於高爾基和莫斯科之間距公路幹線約8至10公裏的圖馬切克小鎮上。這裏還沒有被中國人占領,在這裏有內務人民委員部部隊的一個騎兵連,當羅科索夫斯基接受他們加入司令部縱隊。羅科索夫斯基在騎兵隊伍中曾度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他少將以前的軍銜都是在騎兵部隊中晉升的,他最了解騎兵戰士的姓格和心理,他非常喜愛他們。
司令部再留在鎮上已不可能,很快就撤離森林,轉移到了方麵軍的一個機關的地下室裏。
12月16曰夜間和17曰清晨,偵察員對各個方向都進行了偵察。情況清楚了:對內合圍圈的口子己在高爾基附近封閉。中[***]隊的坦克在莫斯科方向上推進了很遠,顯然已經逼近到了莫斯科城下。
傍晚,在掩蔽部裏,羅科索夫斯基召集了集團軍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
外麵下著寒冷的小雨加雪,透過掩蔽部的頂棚不時有雪水流下來。
“同誌們,現在情況已經很清楚,我們己被夾在對內合圍圈和對外合圍圈之間。同各師團和方麵軍司令部都聯係不上,我們該怎麼辦?”
洛巴切夫少將首先發言:“應該由司令部和通信團人員、以及已經加入我們的那些分隊,沿公路幹線向莫斯科突圍。”
馬利寧少將持反對意見:“我認為,突圍不可能成功。現在,必須留在原地等待我們各師團從高爾基附近開到這裏,隨後再開始行動。”
羅科索夫斯基專心地聽著大家的發言,緊張地思索著。最後,他說:“不能再等待了。指望從西邊會有兵力到來,這是不可能的。一方麵,我們對被圍部隊幫不上忙;另一方麵,他們能否自己突圍也沒有把握,中國人從西麵已牢牢地控製了鐵路。”羅科索夫斯基稍微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道:“也就是說,唯一的出路就是離開這裏。但不能向莫斯科去,這樣做除了犧牲和毀滅之外不會有什麼結果。因為公路上全是中國人的部隊。”他的聲音堅定而平靜,“我的決心是向東北突圍。那裏的中國人很可能不會大多,並且在那裏更有可能遇上我們的部隊,要知道,並不是我們一支部隊在突圍。”羅科索夫斯基語速開始加快,“全體現有人員分成3個縱隊。卡紮科夫率領右路縱隊,我率中路縱隊,通信團團長率領左路縱隊。所有汽車編成第二梯隊前進,該梯隊由奧廖爾率領。裝甲車和坦克與中路縱隊一起行動,騎兵負責偵察。除汽車駕駛員外,所有的人都步行。今天傍晚出發。就這樣,大家去執行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