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太平抵達陵地附近的第三日, 加封“鎮國”的詔書便到了太平手中。太平欣然接旨,得此詔書,她在長安開府召選幕僚便是天經地義,也不必藏著掖著, 徒惹阿娘猜忌。


    若是換做平日, 這道詔書根本就過不了中書省。一切隻是剛剛好——剛好武後的官員猜度這詔書是武後對臣子的試探,欲開女子參政之道, 所以這些官員默許了這道詔書;剛好李唐勢力猜度這是新帝為了對抗太後的舉措, 是以這道詔書他們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默許。


    詔書既定,李顯便無可用之處。


    不朝之日, 武後宣召眾臣上朝,聽聞消息的李顯匆匆趕來,卻未想到這竟是他的退位之日。當日,武後當著眾臣宣召, 天子庸碌, 難守大唐基業, 廢為廬陵王,即日逐出東都,軟禁房州。


    李顯慌亂大哭, 揪著武後的衣角苦苦哀求。


    隻見武後冷臉拂開了李顯的手, 嫌棄道:“大唐建國不易, 你竟想把祖宗基業交與外戚, 哀家對你太失望了。”


    “母後!那隻是兒的一時氣話,兒絕不會……”李顯的話並沒有說完,便被武後狠狠刮了一個耳光。


    聲音響脆,聽得眾臣臉頰生疼。


    李顯被打蒙在地,捂著紅腫的臉瑟瑟不知還能說什麼。


    “滾去房州, 若無詔令,永世不得入京覲見!”武後當著眾臣下了命令,揮手示意內侍將廢帝拖了下去。


    武後深吸一口氣,緩緩走上了貞觀殿的龍臺,站在了龍椅邊上,她朗聲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諸位臣工,哀家可立誰人為新帝呢?”


    明知故問。


    裴炎自臣列中走出,手持笏板進言道:“太後膝下還有嫡出皇子,循例,應當殷王繼位,以承大統。”


    “裴卿所言極是。”武後淡淡地應了一聲,目光掃視眾臣,“諸位可有異議?”


    “臣請殷王繼位!”武後的心腹們紛紛跪倒附議。


    李唐舊屬左右看了看,隻要天子還是姓李,換掉一個庸碌之君,對大唐而言也是好事。


    “臣附議!”


    片刻之間,眾臣跪地叩首。


    李旦也曾想過那把龍椅,可看著自己的三位兄長或死或廢,他已經洞悉了母親的野心。繼位之後,為了保住性命,他索性稱病不朝,將軍政大事都交給母親處置。


    武後欣然受之,以太後之尊臨朝稱製,一邊大力扶植心腹,一邊準備清洗朝堂。她想求的是名正言順地坐在龍椅上,聽天下人山唿萬歲,讓天下人知道,女子一樣可以君臨天下。她已經快觸到她想要的東西,隻要把擋在龍椅前的那些絆腳石一個一個地踢開。


    有些事不必上位者明言,自有走狗衝鋒陷陣。


    酷吏丘神績於巴州逼迫廢太子李賢自盡,奏疏抵達洛陽時,來自長安的密疏已經到了武後的手中。


    武後看著密疏上陳列的事情,神色逐漸凝重。


    婉兒已經瞥見了上麵所述內容,大體是說公主在西京招兵買馬,開府攬賢,一邊修築乾陵,一邊操練兵馬,居心叵測。


    在這個時候操練兵馬,無疑是大忌。


    婉兒不動聲色地先將李賢自盡的奏疏雙手奉上,“太後,巴州來報,庶人李賢自戮身亡。”


    武後放下密疏,從婉兒手中接過奏疏,看到最後時,不知是怒是喜地道了一句,“好一個丘神績!”


    婉兒低著頭,從今日新到的奏疏中找到了太平的奏疏,放在了第一本上。


    這個時候李賢自殺,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是可以永絕後患,讓平日裏心係廢太子的官員徹底斷了念頭,壞處是剛換了一個天子,廢太子便自戮身亡,必會被有心人拿來生事。


    武後蹙眉,隻覺得心煩,“婉兒,擬詔,貶丘神績為疊州刺史!”


    “諾。”婉兒提筆,很快便擬好了詔書。


    武後審閱之後,便交由婉兒,命她送去中書省。


    婉兒領命,剛接過詔書,便覺察了武後複雜的眸光。


    “且慢。”


    武後拿起邊上的密疏,遞給婉兒,“你瞧瞧,太平這是想做什麼?”


    婉兒接過密疏,看完之後,將密疏安好放在龍案之上,“殿下奉旨鎮守長安,這些事……”她試探地說著,“應該也算尋常吧?”


    “應該?”武後冷笑,“這個時候她什麼都不做,才是真的應該!”武後眼底又起怒色,視線落上婉兒額上的疤痕,怒色稍微消逝些許,“你這是在為她辯解麼?”


    婉兒恭敬地一拜,“臣不知內情,自然不會給殿下辯解。”


    “長安三千禁軍日夜操練,她這是想做什麼?”武後再問。


    婉兒搖頭,“太後不妨親自問問殿下,究竟意欲何為?”


    武後原以為婉兒會給太平辯解什麼,可婉兒竟像隻泥鰍一樣的,問一句,滑一句,就是不正麵迴答武後的話。


    也是,婉兒若再幫太平辯解,便是將那日的警告當成了耳旁風。


    武後知道定是問不出什麼來,便揮手示意婉兒退下。


    婉兒退出了殿去,這個時候她的解釋隻為火上澆油。既然殿下來了奏疏,定然會說明緣由,她能做的,便是將那本奏疏放在最起眼的地方。


    果然,武後順手拿起第一本奏疏,便看見了太平熟悉的字跡。


    “嗬,原來如此。”武後看完太平的奏疏,忍不住笑了起來,“劉仁軌可不好對付,太平你小心栽在他的手裏。”


    武後本想幫太平一個忙,可想了想又作罷了,她忽然想看看,太平這隻乳虎如何從劉仁軌手中奪下長安的軍政大權?


    雖說武後曾借廢帝李顯之名下旨令太平總理長安軍政,可不管太平的奏疏也好,探子的密疏也罷,都說劉仁軌死捏著南衙禁軍的兵權,以公主不懂軍務為由,處處搪塞公主,遲遲不肯交接。


    太平在這個時候親自帶著值衛宮中的禁軍大肆操練,為的就是給自己正名,索的就是劉仁軌的兵權。


    合情亦合理。


    一道奏疏消解了武後心中的猜疑,武後再瞄了一眼密疏,不禁冷笑一聲,把密疏遞給了邊上的裴氏,“燒了。”


    “諾。”裴氏恭敬領命。


    太平如今的身份放在那裏,武後底下那些爪牙想要羅列罪證,把太平給扯下來,必須經過武後的默許,如今武後對太平一事選擇毫不理會,那些爪牙琢磨之後,自然也不敢妄自行動。


    夜色漸臨,月亮爬上了長安宮簷,灑下滿城清輝。


    一輛馬車趕在長安宵禁之前,進入了劉仁軌府宅所在的坊間,停在了府後的小巷口。一個少年披著大氅,從馬車上匆匆走下,很快便隱沒在了小巷深處。


    似是早知少年會來,劉仁軌命人候在後門許久,聽見少年叩響後門後,小廝趕緊打開了房門,將貴人迎了進來。


    “殿下,請。”


    “嗯。”


    少年打扮的太平攏了攏身上的大氅,由小廝引著一路走入內堂。


    內堂燈燭通明,卻無一人伺候在主人身邊。


    白發蒼蒼的劉仁軌坐在榻上,瞧見太平踏入內堂後,便起身恭敬迎上,“殿下,請入坐。”說完,便揮手示意小廝退出內堂。


    內堂比外間溫暖太多,太平解了玄色大氅放在一旁,一身銀紋圓襟袍衫在燭火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劉公著急相見,所為何事?”太平不急飲用幾案上的甘露解渴,先談正事。


    彼時,乾陵尚在修建,天子的棺槨停在奠殿,等待陵寢修好,再擇吉日入陵下葬。鎮國公主府也正在修建之中,所以太平一直歇在山中的陵宮中,以便督建乾陵。若不是劉仁軌密邀,今晚太平絕不會冒險夜訪劉宅。


    “殿下請看這個。”劉仁軌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遞向了太平。


    太平接過一看,沉聲道:“《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陛下稱病不朝多日,太後獨攬大權,情勢實在是不對。”劉仁軌開門見山,“李敬業將起兵勤王,殿下,老臣覺得,這是個機會。”


    太平卻搖頭肅聲道:“劉公,此事不能參合。”


    劉仁軌惑聲問道:“為何?”


    “父皇臨終之時,確實命太後輔政,太後從未弒君,此乃攀誣之言。”太平緊緊盯著劉仁軌的眉眼,“攀誣起兵,實乃謀反。你看這檄文所言,‘竟是誰家之天下’……”太平刻意讀了一遍,“如今天子是本宮的四哥,他姓李,可李敬業卻在檄文上問這樣的話,其心可誅啊!”


    劉仁軌歎息道:“可若錯過這個機會……”


    “父皇密詔,命本宮拱衛大唐山河,隻要天子姓李,天下安定,本宮便沒有辜負父皇囑托。”太平忽然起身,“自古皇權更迭,總是腥風血雨,本宮隻求大唐長安,烽火消弭,百姓安康,還請劉公以社稷穩定為先,百姓安樂為旨,莫要參合這些另有所謀的叛賊起事。”說著,太平單膝跪下,對著劉仁軌懇切一拜。


    劉仁軌急忙起身,雙手扶起公主,“殿下這是折煞老臣了!快快請起!”


    太平感激地道:“劉公大恩,為了掩飾本宮私下操練兵馬,故意不交出南衙兵權,本宮銘記於心。”


    “天後眼線眾多,老臣也隻有唱黑臉,庇護殿下羽翼漸豐了。”劉仁軌從來不懼武後,他軍功赫赫,當年百濟之戰,名聞天下,武後若是敢對他下手,那無疑是自毀聲名。


    起初劉仁軌答允幫太平,隻是看在先帝那份密詔的份上,可這些日子與公主接觸後,發現公主確有仁心,一言一行皆為國為民,隻可惜不是皇子,不然若登大寶,將是大唐之福。


    “前年關中大旱,百姓死傷無數,本宮隻希望治下這幾年,長安可以與民生息,不生兵禍。”太平誠摯地說著,“劉公可願幫本宮圓此心願?”


    劉仁軌慨然撚須,點頭道:“殿下高義,老臣自當遵從。”他想,太後年歲已過六十,隻要護佑公主數年,也許能等到太後天命盡時,到時候公主輔政,李唐王朝定能出現一個百年難得的盛世。


    太平再拜,“多謝劉公成全。”


    劉仁軌大笑道:“殿下不必客氣,今夜就留在府上休息吧。”


    “嗯。”太平點頭。


    劉仁軌很快便命人準備上房,命丫鬟提燈引著太平去往上房休息。


    夜色漸深,太平一時睡不著,便披著大氅走至窗邊,望著牆角那幾枝沐在月光下的鮮紅海棠,她隻覺心間酸澀,仰頭望向天上明月,輕喚出了那個想了千萬遍的名字。


    “婉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禁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鳶長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鳶長凝並收藏禁庭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临清市| 前郭尔| 于都县| 玉山县| 玉门市| 绥宁县| 阿城市| 霍城县| 衢州市| 六枝特区| 鹿邑县| 中方县| 阿合奇县| 昭通市| 玉门市| 苏尼特右旗| 隆昌县| 高雄县| 平顺县| 东乌珠穆沁旗| 元谋县| 新竹县| 尉犁县| 清河县| 盱眙县| 荥阳市| 宾阳县| 绩溪县| 台山市| 龙游县| 巴彦县| 正镶白旗| 青川县| 北海市| 同心县| 怀来县| 齐齐哈尔市| 太湖县| 舟山市|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