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隨著太平在朝堂上的威望日盛, 黯淡的不僅僅是遠離朝堂多年的廬陵王李顯,還有一直被武皇養在膝下的臨淄王李隆基。


    武皇給予他皇孫該有的尊崇,讀書、騎射、禮樂皆找了當世名士傳道,卻從不給他開府參政的機會。是年, 李隆基已經十五歲, 每日活得像個富貴閑人,每日不是與羽林軍打打馬球, 便是抱著羯鼓在宮外府邸中高歌半宿。


    當年皇嗣犯事, 武皇雖說沒有昭告天下事情真相,朝臣們卻已心知肚明。皇孫李隆基能得武皇如此寬待, 能這樣平平安安地當一世富貴王孫,已經是武皇的天恩浩蕩。李唐舊臣們雖然惋惜,卻沒有誰上書請旨,請武皇允李隆基開府招募幕僚。


    他們多年前曾經憧憬過, 若是皇孫李隆基繼位, 或許能比廬陵王好些, 可這幾年下來,鎮國公主光耀四方,膝下李唐皇孫崇茂機敏可愛, 小小年紀便被武皇破例封了秦王。秦王這個稱號對李唐舊臣而言意味著什麼, 武皇知道, 太平知道, 天下人也知道。


    天可汗太宗皇帝的威名尚在,武皇決口不提廬陵王,盛寵皇孫崇茂,如此明顯的暗示,朝臣們都不是傻子, 已經猜到了武皇儲君的真正人選。


    朝臣們想,若是李隆基承繼大統,他日勢必會追封皇嗣李旦為帝。一個險惡到殺子、違背了“仁”字的皇帝,怎配享宗廟香火,受萬民敬仰?崇茂卻不一樣,母親太平時刻教導他愛民如子,尊師重道,隻要提起小、秦王,誰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誇他一個“好”字。


    武平安今年剛好十歲,也許是傳了梅氏的溫婉性子,不像他父親武攸暨那邊莽撞,平日最喜讀書識字。每次婉兒來府中拜訪,他就想央著婉兒講詩論經,起初婉兒看他眉眼與武攸暨神似,並不想搭理太多,可他實在是心誠,央了婉兒太多次,婉兒最後還是心軟了,每次來府中都會抽出半個時辰教他詩文。


    至於長安郡主那邊,自小便是武皇與太平的心頭寶,想學什麼,便聘請當世最好的老師來教她。她的悟性很高,學東西也比崇茂快,許多事情一點便通。武皇愛極了小郡主,每個月都要接小郡主迴宮住十餘日,太平派人去接,武皇便打發婉兒來,讓婉兒跟著太平去忙女子書院之事。


    武皇有多寵長安郡主,整個神都皆有耳聞。傳聞,她可以讓長安郡主同坐龍椅,手把手地用朱筆教她寫字,有時候遇到蓋印,她也讓長安郡主幫手蓋印。僅僅七歲,武皇對長安郡主的盛寵讓人驚歎,偶爾太平也會對著武皇說兩句酸話,有了孫女,都不疼她這個閨女了。


    武皇每次看見太平如此,她都滿心歡喜,女兒不管多少年歲,遇上了母親,總有忍不住撒嬌的時候。


    婉兒常常會心而笑,有些事殿下不提,她也明白殿下在想什麼。


    她們都知道武皇的壽數,這些日子能多陪武皇一日,便多一日溫情脈脈。同樣的,婉兒在鄭宅陪同母親的時光也多了許多。


    什麼野心,什麼謀算,都在這樣的時光裏柔軟了。


    武皇享受起了天倫之樂,這本是天家最大的奢侈,卻實實在在地發生在了她與太平之間。有時候武皇提起太平,滿心滿眼都是幸福的光彩,這是雉奴給她的最好禮物。她的太平,是這世上最好的女兒,從未辜負她的期望。


    女皇一家其樂融融,遠在房州行宮的廬陵王一家也算過得安寧。對李隆基而言,父親才是輸得最徹底的那一個。


    雖說武皇下過命令,不允朝臣探視瘋了的庶人李旦,可武皇從不攔阻李隆基去探視父親。其一,這是人之常情,李隆基身為人子應當探視,這是皇室立本的“孝道”,必須做給天下人看;其二,李隆基越是親近李旦,他便離儲君之位越遠,天下人都看得出來,李旦這一支是不可能承繼皇位了。


    是日,整個神都都沐在綿綿秋雨之中,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張巨大的雨幕籠罩在神都之上。


    雨絲斜飛,從窗口落入殿中,將鋪在幾案上的宣紙濡濕。


    “臨淄王。”候在殿外的宮人們對著李隆基一拜,十五歲的他眉目已開,眉眼像極了年少時的李旦。他最喜穿墨綠色的圓襟袍衫,此時隻戴了一頂尋常襆頭,隻聽他沉聲應了一聲,便掀起竹簾,走入了殿中。


    李旦已經瘋傻多年,隻要他不哭不惱,宮人們便由著他抱膝蜷縮在牆角,垂著腦袋沉默大半日。


    “阿耶。”李隆基每次看見這樣的父親,都心緒複雜。他輕喚一聲,先去把敞開的窗戶關上,免得李旦著涼。


    李旦聽見了熟悉的聲音,緩緩抬起臉來,對著李隆基咧嘴一笑,像是孩童一樣地對著他招招手,“來……來……”


    李隆基低頭走了過去,跟李旦一起坐在地上。


    李旦牽緊了他的手,平日除了伺候他的那幾個宮人外,他隻會對李隆基這樣親近。他急切地抓了一把邊上的點心塞給李隆基,“吃!吃!好吃!”


    李隆基眼眶微紅,“阿耶,你真的甘心麼?”


    “吃……吃……”李旦不懂兒子的意思,熱情地往李隆基嘴邊塞點心,“好吃……”


    李隆基哂笑看他,仿佛在看天下最大的笑話。他的父親本該是天下之主,他本該是入主東宮的儲君,竟落到這樣的田地,瘋傻餘生。


    阿耶倒是舒坦了,什麼都記不住了,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也好。可他李隆基不一樣,他記得母親臨終時絕望的眼神,記得父親膽小如鼠地縮在角落不發一言,記得武皇的心狠手辣,也記得姑姑太平的冷漠與不屑。


    同是皇孫,憑什麼崇茂就可以得到姑姑那樣的眷顧?


    他從小到大做錯了什麼?分明一切都是父親做的決定,他與阿娘隻是受害者,憑什麼要受到牽連,一輩子背負父親的罪孽?


    廬陵王庸名在外,武皇寧願讓這樣的人開府招募幕僚,都不願讓他李隆基開府,憑什麼?!


    為何要這樣處處防備他,打壓他?


    為何?


    人人都說武皇這些年來甚是疼愛他,可他一清二楚,武皇對他的疼愛不及長安郡主的十分之一,不過是憐憫罷了。


    像打發乞丐一樣的憐憫,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大周的富貴閑人,隻覺自己是武皇養在身邊的一個李唐乞丐。


    心情好時,給他打發點恩賞,心情不好時,誰記得神都還有他這個臨淄王?


    “吃!吃啊!”李旦塞了好幾下,李隆基遲遲沒有接點心,他猝然來了脾氣,聲音比方才揚高好些,“吃!給我吃!”


    李隆基驟然扣住了李旦的手腕,眼底泛起了一陣厲色,“你以為你還是皇嗣麼?”他的手指用力,捏得李旦忍不住大聲唿疼。


    “殺人了!殺人了!”


    宮人們探頭進來,隻瞧見李隆基用力將他扶起,宮人們不禁舒了一口氣,庶人平日噩夢驚醒也會叫喚殺人了,看這陣仗定是瘋病又犯了。


    “阿耶坐在地上容易受涼,我隻想扶他去榻上坐著,這裏都交給我,你們候在外麵便好。”李隆基簡單解釋完,等宮人們退出去後,便扶著李旦坐迴了榻上。


    李旦還想掙紮,卻被李隆基按住,低聲問道:“你還記得你是皇族麼!”說著,便狠厲地將李旦鬆散的衣裳重新收整妥當,死死盯著李旦,沉聲道:“看著我!阿耶!”


    李旦眸光渙散,隻看了一眼李隆基,又側過了臉去。李隆基雙手捧住李旦的臉頰,逼他正視自己的憤怒與仇恨,他的聲音沉下,“你還沒有輸……你還有兒……”


    李旦眼底閃過一絲光亮,“有……有……”神智難得一瞬清明,他很快便聚起淚來,“別……別亂來……”


    李隆基眸光陰沉,眼底湧動的是不屬於他這個年歲的陰霾之色,“幫兒一迴,好不好?”他在小聲哀求,也在低聲命令,“兒不能困在神都……兒需要個理由離開……”隻有離開神都,他才能發展自己的勢力。


    哪怕要蟄伏數十年,隻要能拿迴屬於他的東西,他什麼都願意給!


    李旦經年瘋傻,本該是壯年的他鬢發蒼蒼,像極了一個垂暮的老人。他搭上了李隆基的肩頭,死死捏住,目光從質疑到釋然,從釋然到堅定,“想好了?”


    李隆基重重點頭,“兒隻姓李!”他相信天下人一定等著大唐迴來,他願意孤注一擲地冒險一試,也好過這樣活得不溫不火。


    李旦看著年輕的兒子,隻是他膝下最後的一個孩子,如今也是個大人了。


    他欣慰地覆上了李隆基的臉頰,啞聲答道:“去吧……”


    李隆基忍淚點頭,重重地對著李旦叩了三個響頭。


    李旦癡傻一樣地笑了笑,“三郎你是阿耶的驕傲……”


    李隆基哽咽難語。


    最終李隆基親手幫父親把散亂了多年的頭發梳理整齊,拜別了父親。


    數日之後,李旦用燭臺刺入了自己的心口,結束了這一世的囚徒生涯。李隆基趁機上書,請求為李旦守孝三年,將李旦的屍骨運迴長安埋葬。


    武皇沒有理由拒絕李隆基,李旦畢竟是她親生的兒子,人死一了百了,武皇說一點不難過都是假話,她順勢追封了李旦一個郡王銜,特準李旦入葬皇陵腳下。


    李隆基欲效仿太平當年蟄伏之法東山再起,離開神都後,他事事小心,蟄伏了好幾個月,才敢私下結交長安城的一些小吏。


    可他並不知,如今的長安留守李澄一直都是太平的心腹,李隆基的一舉一動早就被李澄一封密信送入了公主府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禁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鳶長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鳶長凝並收藏禁庭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梁河县| 东宁县| 武宣县| 昌邑市| 玉环县| 曲靖市| 天台县| 广宁县| 鹿泉市| 剑阁县| 谷城县| 永春县| 拜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耒阳市| 宾川县| 视频| 平舆县| 许昌市| 五峰| 海安县| 安达市| 奉化市| 电白县| 临邑县| 公安县| 佛冈县| 建始县| 阳谷县| 黎川县| 绍兴县| 庆云县| 宁乡县| 长顺县| 内江市| 株洲市| 鹤岗市| 庆城县| 香格里拉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