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書一心想要翻譯《乾坤大挪移》,所以對於韋一笑和楊逍等人也並未急著下殺手,畢竟以他如今的武功造詣,這些人皆如俎上之魚,何時想殺,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宋青書一路打聽探尋,終於來到江若城,尋得了幾位精通波斯文的翻譯,他不惜重金,請幾人翻譯。
他將順序打亂,每人翻譯一部分,如此一來,即便幾人湊在一起也無法複原出秘籍。
過了七日,宋青書拿到翻譯的全文,仔細研讀了一番,這才明白《乾坤大挪移》是一門何等神功。
總結起來主要有九大功能,包括激發人體最大潛能、集武功道理之大成、複製對手武功、製造對手破綻、積蓄勁力、粘住掌力、牽引挪移敵勁、轉換陰陽二氣、借力打力等。
看上去與《鬥轉星移》、《小無相功》有幾分相似之處,足見天下武學皆有共通之處。
此功分七層境界,悟性高者修習,第一層需七年,第二層加倍,如此愈發困難,秘笈作者本人隻練至第六層,習至第七層者實是古往今來第一人。
宋青書笑道:“這和《龍象般若功》的說法何其相似,練到第七層還不要上百年!”
“自從我內功大成後,修煉起《龍象般若功》也進步迅猛,這才多久時間已經修煉到第九層了,我單純肉身的力量也增加數千斤。”
“這第七層,後麵這十幾句,明顯是異想而已,誰要真這麼練,恐怕非要走火入魔不可。第七層等迴到武當和太師父研究一番,總要把它完善了才好。”
張三豐學究天人、功參造化,不管是原來的《九陰真經》、《龍象般若功》,還是現在的《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他都不打算私藏,都要告訴張三豐。
經過徹夜修習,宋青書終於修煉至《乾坤大挪移》第七層。
以他現今對武道的認知,真假武功,一眼便可分辨。他隻修習了第七層的真實部分,至於後麵的十幾句,則被他棄之不顧。
練成《乾坤大挪移》後,他對武功的領悟更加深刻,腦海中默默迴想所學過的武功,對每一招每一式的把控都更加精準,也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宋青書心想,這便是當年蕭峰一套長拳便能將江湖豪傑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因為他已經洞悉武功的本質,任何招式在他手中都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宋青書此時亦是如此。
這也是張三豐當時看了《九陰真經》後說,上麵的武功隻要他花些時間也能創造出來,唯有九陰總綱才能讓他感到驚喜的原因。
宋青書燒毀了羊皮紙秘籍,打算返迴武當。時光匆匆,一晃已過兩年多,想必家人也焦急萬分。
至於明教和光明頂,六大派與他們遲早有一場大戰。
除了明教和各大派由來已久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近年來明教在中原四處擴張,嚴重影響了各大派的利益。
尤其是劉通福、韓林兒起義的成功,更是讓六大派意識到元廷的衰落,他們早已不複當年成吉思汗橫掃天下、勢不可擋的威勢。
於是,各大門派紛紛暗中扶持俗家弟子在各地建立勢力,一些敵對的高手,亦免不了親自派遣精銳暗中鏟除。
此事六大派一直都在做,昆侖派在西域扶持了一股黑風馬匪,被人稱作黑風賊。此前胖員外言及貨物被黑風賊所劫,五行旗未能追迴,便是此事。
峨眉派在蜀中暗中扶持了一個叫明玉珍的人,此人乃峨眉派的俗家弟子,現今建了一個山寨,已有數千人馬。
華山派在陝西扶持了一個叫李思齊的潛力股,少林派亦在陝西扶持了一個叫張良粥的人。
武當派如今全力扶持蘇北浙東的張士誠,丐幫則是扶持湖南的李壽輝,崆峒派也扶持了不少山寨。
在中原鬧得最厲害的當屬明教,明教如今已是四分五裂,彭瑩玉彭和尚創立了一個白蓮宗,布袋和尚創立了一個彌勒教,皆掛在明教旗下,各自為政。
至於小幫派扶持的小勢力更是不可勝數,明眼人皆能看出元廷氣數將盡,故而都在暗中扶持代理人。
宋青書縱馬疾馳,過了玉門關,不久便至陝西境內,宋青書來時匆忙,未曾好好遊覽,如今返程倒也不急於一時了。
這日行至龍門,忽然望見遠方塵土飛揚,遍地皆是喊殺之聲,宋青書打馬登上一個高坡。
極目遠眺,隻見數千元軍正對著一股漢軍三麵圍攻,約有千餘漢軍邊戰邊退,緩緩退至山腳下。
漢軍依仗地勢,浴血奮戰,一時間雙方僵持不下,元軍傷亡慘重。
忽然元軍中有一年輕將軍,對身邊的親衛低語幾句,須臾從他身後走出三人。
首位是一個幹瘦的老者,手中提著一把劍,其滿臉褶皺,身材瘦長,滿麵愁容,令人觀之頓生厭惡之感。
次位身材同樣幹瘦,隻是身材略矮,乃是一個光頭,然太陽穴高鼓,目光深邃仿若無底深淵,顯然是一個內功深厚的高手。
末位身材粗壯,肌肉隆起,手腳粗大,看上去頗為孔武有力,左臉有一顆黑痣,上麵還長著幾根毛。
三人領了年輕將軍的命令,或急速奔馳,或高高躍起,數個唿吸間便衝入漢軍隊伍中。
此三人皆是超一流武者中的高手,各自身懷絕技,闖入普通軍士之中,仿若虎入羊群。
幹瘦老者手中長劍快如疾風驟雨,但凡在他身前一丈之內的漢軍,須臾間便喪命黃泉。
光頭大漢一套拳法大開大合,掌力雄渾,漢軍士卒被他輕輕一碰,即刻癱軟倒地,氣絕身亡。
渾身肌肉的大漢,武功更是淩厲狠辣,他一身橫練功夫金剛不壞刀槍不入,或掌或拳或指或爪或腿,全身關節四肢皆可為武器,漢軍士卒稍有觸及,非死即傷。
元軍有三人加入頓時士氣大振,漢軍盡管奮力拚殺,仍然節節敗退。
就在此時山上傳來一陣琴瑟和鳴之音,餘音嫋嫋,蘊含內功,瞬間掩蓋住了兵士廝殺的聲音,雙方的士卒都停止了廝殺,抬頭向山上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