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這般坦蕩,話語中透露出渴望自證清白的急切,讓杜春明和李衛東要是不去石河子村走一趟,反倒覺得理虧。
二人沒有推辭,與宋陽一同朝著村子進發。
過了通往黑潭子村的岔路口,一路上往石河子村走去,不時能瞧見村民們背著蕨根、葛根等從山上歸來。宋陽並不多言,隻是示意二人隨意詢問。
接連問了六七個人,答案都與宋陽所說相差無幾,大家都覺得宋建國的做法貼心又實在。
這些日子忙下來,家家戶戶都收獲了不少蕨粉和葛粉,糧食壓力驟減,心裏也跟著敞亮起來。
雖說自家做的比不上馮曉萱的手藝,但總歸不用再為那點見底的存糧發愁,能放開肚皮吃上幾頓飽飯了。
到了盤龍灣,宋陽讓馮曉萱先迴家,自己則陪同二人前往大村子。
一番仔細巡查後,這裏的情況正如宋陽所言,該翻的地翻了,大村子場地上的積肥也堆了不少,挑不出一點毛病。
“有幾個隊長能為了村民的溫飽,把做好的葛粉、蕨粑拿出來給大家嚐?老宋能做到這份上,真是盡心盡力了。”杜春明輕聲感慨道。
聽到這話,宋陽嚴肅地問道:“兩位領導,我爸當隊長還不到一年,做事向來積極,一心為大夥著想。我實在想不通,給我爸扣上‘歪風邪氣’的帽子,這人到底安的什麼心?
想讓村裏人多吃一口飯都有錯,那還得了?他難道不知道,這要是在前幾年,可能會害死人的嗎?”
宋陽滿心疑惑,迫切地想揪出背後之人。
李衛東笑了笑:“這麼做,出發點是好的,就是動靜太大,對周邊村子影響不小,你們生產隊的人漫山遍野地弄這些,都跑到別的村子邊上了,人家想去又不行,心裏肯定不痛快,被舉報也在情理之中。”
宋陽微微皺眉,照李衛東這麼說,舉報人大概率來自別的生產隊,這可就難辦了。
石河村周邊幾個生產隊,挖葛根、撿山貨,大家活動範圍有限,最容易碰麵的就是黑潭子村,嫌疑最大。
可黑潭子村人不少,要找出舉報人,如同大海撈針,除非杜春明和李衛東點明,但既然是舉報,他們肯定不會輕易透露。
宋陽心裏明白,要是隊裏生產任務沒完成,父親肯定要遭殃。想到這兒,宋陽忍不住在心裏暗罵:“真晦氣!”
這年頭,做點實事太難了。
宋陽強壓下心頭的惱火,暗自思忖,自己何苦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要不是為了以後的發展,拉攏人心,真不想再摻和這些麻煩事。
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到了明年,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艱難。
“行了,事情了解清楚了,其實沒人舉報,我們隻是聽到一些議論,專程過來核實一下……今年的先進生產隊長,有你爸一個名額!”杜春明突然笑著說道。
這突如其來的反轉,讓宋陽一時反應不過來:“您是說,你們本來就打算來看看,故意這麼說的?”
李衛東也笑著拍了拍宋陽的肩膀:“被嚇到了吧?”
宋陽點點頭,一臉無奈:“這種事可開不得玩笑。”
“其實,也不是毫無根據。我們在公社聽說你們村的事,找人打聽過,不少人都對老宋讚不絕口,當然,也有個別說這是歪風邪氣,不務正業。
不過,我們心裏有數,是不是好事,我們能分辨。生產隊生產任務沒落下,還想著讓大夥多吃點,這是實實在在為大家著想,值得表揚,總比那些混日子的強多了。
我們來,主要是為了評選先進生產隊長,肯定得了解清楚情況。”
李衛東拍著宋陽的肩膀,寬慰道。
聽到這話,宋陽心裏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他還在琢磨怎麼找出舉報人,沒想到是杜春明和李衛東演的一出“戲”。
每年公社都會評選優秀生產隊長並進行表彰,父親有機會戴上大紅花,在公社出出名,確實是件好事。
這時,李衛東接著說:“對了,茶廠的事,我幫你問過了,給你哥一個名額,不過,隻能先從學徒做起,工資不高。”
這又是個好消息!宋陽連忙說道:“工資多少沒關係,能學到技術就行,學徒總有一天能成師傅。”
“到時候我幫你問問,給你哥找個經驗豐富的師傅,好好帶帶他。”杜春明補充道。
“謝謝兩位領導……你們視察也結束了,走,去我家坐坐,今晚在我家吃飯,嚐嚐山裏的蕨粑和葛根粉!”宋陽熱情邀請二人去盤龍灣家裏。
二人相視一笑,杜春明說道:“現在時間還早,我們得趕迴公社,還有別的事要處理……晚飯就不吃了,但還真想見識一下你媳婦的手藝,問了好幾個人,都說你媳婦做的酸辣葛根粉和蕨粑特別好吃!”
三人朝著盤龍灣走去。遠遠地,趴在院子裏的幾條獵狗察覺到有陌生人靠近,警覺地朝著竹林方向狂吠。
走近後,宋陽出聲嗬斥,獵狗們立馬乖乖聽話,不再亂叫。
宋陽把二人請進客廳坐下,簡單跟馮曉萱說了事情的經過。
得知二人下來考察是為了評選優秀生產隊長,馮曉萱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宋陽給二人泡了茶,應他們的要求,帶著他們在院子裏四處參觀。
雖說宋陽結婚時,二人來過,但當時人多匆忙,沒來得及好好看看。
這次跟著宋陽轉了一圈,二人驚歎不已,沒想到這滿是淩亂山石的地方,竟被打理得如此精致。
沒等多久,馮曉萱在門口清脆地喊道:“陽哥,東西做好了,請兩位領導到屋裏來!”
聽到喊聲,不等宋陽招唿,二人便快步走向餐廳,在餐桌旁坐下。
“看著就誘人!”
“這湯色真漂亮,還有股獨特的清香!”
二人一坐下,接過馮曉萱遞來的筷子,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吃得酣暢淋漓。
特殊的食材,加上酸辣的調味,沒一會兒,二人就吃得滿頭大汗,連聲稱過癮。
“有沒有想過,把這些東西發展成你們生產隊的副業?”杜春明邊吃邊說,“這麼好的東西,我覺得能做成不錯的副業。”
宋陽在旁邊坐下:“想過,不過現在不太現實,您看看石河子村,家家戶戶還在用碓窩、石磨加工糧食,村裏沒通電,連一臺碾玉米、打紅薯粉的機器都沒有。
沒有機器,加工這些東西太費勁了。而且路況不好,山裏山外的人大多都會做這些,想賺錢,難度很大。”
宋陽當然考慮過發展副業,如果生產隊時期能再長一些,他肯定會讓父親從這方麵入手。
但他清楚,明年九月就要分田到戶了,到時候各家顧各家,有錢的自己買機器做,這也是一條在家就能賺錢的路子。
否則,全靠手工,不僅耗費大量勞力,關鍵是現在也不好打開銷路。
況且,宋陽有自己的考量,得先讓自己的日子好起來,才有能力去幫別人,而且幫誰也得看對方值不值得幫,這都是有選擇性的。
李衛東聽完,微微點頭:“確實有難度,村子裏連個磨坊都沒有,而且這政策……”他說到這兒,沒有繼續往下說。
杜春明也沒再多言,隻是輕輕歎了口氣,透著些許無奈。
宋陽能猜到,二人對未來的趨勢多少有了些預感,隻是還拿捏不準。
二人吃完,沒再多說,隻是讓宋陽通知宋建國,臘月二十去公社參加表彰大會,隨後便離開了。
傍晚,宋建國和王靜雅從山上迴來,背簍裏裝滿了山核桃。
一進家門放下背簍,老兩口就急忙湊到宋陽身邊。
不用他們開口,宋陽就知道他們想問什麼,笑著點頭:“曉萱確實懷上了!”
“閨女,你以後可得注意,別幹重活,更別想著去打獵了,就在家安心養著!家裏的事有我們,你就放心吧!”王靜雅滿臉欣喜地說道。
“知道了!”馮曉萱心裏滿是感動,慶幸自己嫁進了這樣溫暖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