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氣運神稻
如今的連山氏,在本命鼠佛之外,又修煉出了一種本命象佛、一種本命牛佛,以及一種本命貓佛。
本命貓佛之修,乃是因為貓有九命之能,可助連山氏分毒替死九次之多。
本命象佛之修,也乃是為了能增強連山氏的分毒、抗毒之能。
隨著連山氏修為的提高,他身嚐百草之後,所能中之毒也越來厲害了。
一般的輕微之毒,連山氏人仙修為運轉(zhuǎn)之下,便可自然化解。
可是,依然有很多的百草之毒,人仙之境也是一毒一個翻。
不得已之下,連山氏隻得以本命佛分其毒,以圖減輕癥狀,拖延時間,隨後,相機配藥化解。
至於本命牛佛之修,也是牛之性情與連山氏自身之道極為相合。
牛之勤懇,任勞任怨,這不正是對於他培植稻,有著極大的助益。
並且,佛牛的抗擊打能力與牛氣衝天的爆發(fā)力,也正是連山氏所需的。
身為部落之長,部盟之首,當(dāng)有萬川匯海的胸襟氣度,容人所不能容,方可為一位合格的帝皇之選。
二十年後,在將食作農(nóng)物——稻,傳承下去之後,連山氏騎著本命牛佛,手握伴生木杖,再次踏上了研究百草之路。
歲月更替,海枯石爛,連山依舊,三千年後,外出鑽研的連山氏,再次返迴了連山部落。
這次歸來,連山氏又帶迴來了一種食作農(nóng)物——黍,它也是被連山氏親自命名的。
三千年的時間,連山氏的境界,已從大乘人仙之境臻至了地仙之境。
並且,耗時三千年的時間,連山氏又修煉出了本命虎佛,本命熊佛,本命獅佛,三種強大的本命佛獸護身。
如今,連山氏已經(jīng)修煉出了七大本命佛,共同為他消災(zāi)分毒。
三千年下來,連山氏部落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取得了空前的發(fā)展成就。
在稻的助力之下,連山氏部落,已徹底地,征服了整個薑水流域的人族部落。
數(shù)千年前,那以連山部落為首的連山部盟,如今早已不存。
在這數(shù)千年的時間裏,連山百部皆已自主地融入到了連山部落之內(nèi)。
如今,連山氏的部落規(guī)模,在連山部盟全部加入連山部落的基礎(chǔ)上,又擴大了萬倍之多。
同時,連山氏的部落人口,已達到了驚人的百萬億之多,且還有眾多的附屬部落,並未計算在內(nèi)。
隨後,在地藏的引導(dǎo)之下,連山氏成功地立下了初級氣運祭壇。
並且,在稻之收割氣運之下,連山氏立下的初級祭壇,直接就凝為了實質(zhì),並沒有經(jīng)曆所謂的虛幻階段。
在凝聚初級氣運祭壇的那一刻,連山氏的身上,還發(fā)生了兩樣神奇之事。
其一,氣運祭壇本為無色之狀,可是連山氏凝聚的初級氣運祭壇,竟然是白色祭壇。
其二,就是在白色氣運祭壇歸攏氣運之下,竟在連山部落的頭頂凝聚出了一根白色的氣運稻,簡直神而又神。
麵對此,連山氏不明所以,就連早已大羅圓滿的地藏,也是一臉懵逼,無法解答。
不明所以的連山氏,地藏二人,卻也沒有過分地在意此事,隻要不是壞事就行,先天道體之神奇,人豈可盡解?
可是,有了如此變化,連山氏的氣運祭壇,卻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好的變化。
在氣運祭壇之上修煉的連山氏發(fā)現(xiàn)——他腳下的初級氣運祭壇,竟沒有任何的加持修煉速度之能。
麵對此,地藏、連山氏二人再次不明。
不過,佛門信奉一飲一啄的因果之道,地藏亦知,氣運祭壇有此變化,也必是有其必然之處。
地藏隻是在心中隱隱有著些許猜測,卻也並沒有將之說出來。
即使講出來,也不能解決問題,徒亂人心耳!智者不為也!更何況是精明無比的地藏菩薩了。
至於連山氏則更加淡定了,他本來的性格就是不錄人過,不念人惡,萬事淡然處之。
再加上,連山氏深受地藏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地藏對此都不在意,他一個地仙境的菜鳥,還在意幹什麼?
就此,地藏,連山氏師徒二人,很豁達地將這兩件異乎尋常之事,置之不理,拋之於腦後了。
隨後,連山氏在連山部落之內(nèi),開始推行黍食作物的種植、培養(yǎng)、收割。
黍食成熟之後,再留下飽滿的種子,如此周而複始,循環(huán)不息。
十年之後。
有了稻食的成功經(jīng)驗在前,這次隻用了短短十年時間,連山氏就將黍食徹底地推廣開來了。
並且,這十年,連山氏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
無數(shù)的部落族人在有了豐厚的稻食,黍食之後,一個個人都是大腹便便,肚子鼓鼓的。
眼見此景,連山氏心中欣慰至極,為此連山氏還給自己發(fā)現(xiàn)並培育的稻、黍,共同命名為了‘穀’。
隻因,連山氏是眼見族人吃了稻、黍之後,肚子變鼓,‘鼓’‘穀’同音,稻穀,黍穀,連山氏很滿意。
在有了稻穀、黍穀之後,連山氏的族人,終於再不用挨餓了。
可是,慈悲為懷的連山氏,在眼見族人吃飽以後,他又想起了洪荒大地之上,那些還餓著肚子的人族。
同為人族,何必厚此薄彼?既然稻穀、黍穀能填飽連山部落無數(shù)族人的肚子,那也應(yīng)該要去填鼓整個洪荒人族的肚子。
想至此,連山氏第三次踏上了品味洪荒百草之路。
這次他不僅要開發(fā)食作,豐富人族的食物供應(yīng),還要將之推廣至整個洪荒的人族部落。
懷著這樣堅定的信念,連山氏每遇到人族部落,就將稻穀,黍穀率先傳下去。
隨後,連山氏就在當(dāng)?shù)夭柯洌虻匮u宜地親嚐百草,分析藥毒之理,並傳下相應(yīng)的解毒之法。
自此,‘藥’‘毒’二字,伴隨著穀物的傳播,也在整個人族之內(nèi)傳播開來,
歲月流淌,連山氏之路仍在繼續(xù),轉(zhuǎn)眼已是五千年後。
五千年,連山氏的修為雖在與百草之毒的對抗中消耗許多,但曆經(jīng)歲月的積澱,他終於是突破了天仙境。
並在五千年內(nèi),連山氏又修煉出了三種強大的本命佛獸。
分別是擅長奔跑的本命兔佛,可行雲(yún)布雨的本命龍佛,可以,以毒攻毒的本命蛇佛。
悠悠五千載,連山氏不僅在修為上有所突破,更難得的是,他還發(fā)現(xiàn)並悉心培育了名為“稷”的“稷穀”。
稷穀發(fā)現(xiàn)之後,連山氏就將之傳給了就近的人族部落,這次他確是沒有再專程趕迴連山部落傳播稷穀。
因為,此刻連山氏的心裏,早已將天下人族放在了心中,為此,他早已不計較一人一部的成敗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