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十年前一窮二白,國博直接淘出一萬個館藏銅爐交給文物總店,擺上櫃臺銷售給港澳同胞,海外遊客賺外匯的無奈舉動,文物政策從出賣創(chuàng)收轉(zhuǎn)為辦展賺租賃費,毫無疑問這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
可現(xiàn)在周至卻說保護措施還要繼續(xù)加強,甚至要禁止一些文物出國展覽,這無疑有點超前,刷新了大家的普遍認知。
但是在場的都是行內(nèi)人士,不誇張地說,對於珍貴文物的重視程度甚至高於自己的生命,隻是身在體製內(nèi),習慣性地順從了國家的政策而已。
現(xiàn)在給周至指出不足以後,大家竟然還都隱隱在內(nèi)心裏表示讚同,對呀,二十一萬多件一級文物呢,就算三分之二保護起來,剩下那不容易損壞的三分之一都有七八萬件,還不夠老外們看的?!
他們不是有錢嗎?剩下的,讓他們自己到國內(nèi)來看不行嗎?!
“看來肘子你是已經(jīng)思考過這方麵的問題了?”王老爺子問道:“要不你來說說,哪些文物可以定為國寶�!�
“其實我們國家已經(jīng)有過類似的做法�!敝苤琳f道:“國家館藏文物最高級別是一級,但是一級文物裏,現(xiàn)在又分為甲、乙兩個等次,我覺得,隻有一級甲等文物中,能夠選出的屬於中華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見證的那一部分,以及每個門類的館藏中,年代最久遠的,工藝成就最高的,或者是屬於孤品的那一部分,方可以認定為‘國寶’�!�
“要是這樣的話,那全國各地博物館怕是要打架了�!眴⒗喜唤Φ�。
“怎麼會打架呢?”周至也跟著笑,不過笑得有點壞:“如果存在爭議的,那就並列嘛,不就解決問題了?咱們又不是島國,二十萬件一級文物裏邊十挑一,也比現(xiàn)在又進步一些了嗎。”
“不過這個不重要,可以討論可以爭議,”周至說道:“我思考的更多的,是國家應(yīng)當立即啟動禁止出境的文物名單審定�!�
“我認為可以遵從以下原則,那就是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禁止出境展覽。未曾在國內(nèi)正式展出的文物,不得出境展覽。禁止出展文物的清單,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需要定期公布。”
“具體到展品,我覺得曆代出土的古屍,宗教場所的主尊造像,質(zhì)地為象牙、犀角的文物,元以前書畫、絲作品,宋、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以及其餘有地區(qū)代表性,門類代表性,年代代表性的著名標誌性一級文物,也在其列。”
他每說一項,老頭們就不住點頭,王老爺子很高興,高興的是周至並非隨口空話,那玩意兒誰都會,但是要像他現(xiàn)在這般綱舉目張地拿出具體主張來,可就不容易了。
而且周至的思考還相當成熟,每一個提議,幾乎都在關(guān)鍵點上,讓老頭們心裏生出“後繼有人”的感慨。
“那你就在首都待兩天,把這個建議寫個報告出來,我拿到部委裏討論去�!蓖趵蠣斪诱f道:“要這事兒真能成,也算是一樁大功德了!”
“啊這……”周至有點慌:“我今天都是臨時過來的,還沒跟辜老請假呢……”
“我去幫伱請�!眴⒗弦痪湓捑徒o周至堵了迴去:“明天下午再迴去,也不耽誤你上課�!�
這下就沒辦法了,不過這樣的文章對於周至來說問題也不大,而且在考察的時間當中就已經(jīng)考慮得比較清楚了,甚至都用不了多長的時間。
而且基金會到國博的文物交接,說簡單簡單,說不簡單也不簡單,周至也不太想出頭,緩一天也好,剛好可以將林婉秋從渝州叫過來參與交接儀式。
既然都迴不去了,周至也不耽誤自己的功夫,這迴頭事情差不多了,他便跑去榮寶齋找徐邦達去了。
《裝潢誌》雲(yún):“古跡重裝如病延醫(yī),醫(yī)善則隨手而起,醫(yī)不善則隨劑而斃,上品名跡視之匪輕,寶書畫者,不可不究裝潢。”
古人把書畫修複形容為“病篤延醫(yī)”,非常慎重,周至手上亟待修複的作品就是六手卷,紙本還好,絹本的經(jīng)驗他還自覺有些不夠,特意過來取經(jīng)就教。
絹本和紙本的修繕工作其實大工藝都差不多,基本還是洗揭補托全五個大步驟,細化下來就是前期準備工作、測量、脫色實驗、揭除原裱、汙漬清洗、備料、滾漿、揭畫心、托畫心、隱補打折條、封掙、全色、備料、重新裝裱、上牆、砑背、裝桿等步驟。
很不幸的,周至第一步就給卡住了。
問題就出在了畫絹上。
在修複紙本的時候,要注意紙簾的走向,紙簾就是撈紙的時候用的竹簾子,造抄紙後排水的方式是順著竹簾竹絲的方向排下去的,這樣紙纖維在竹簾上沉積下來的時候,也會形成一定的走勢,縱橫兩個方向,紙張的強度是不一樣的。
因此在進行修補,尤其是補畫心上的裂、洞的時候,補紙的紙簾走向,必須和畫心的走向一致,方能做到天衣無縫。
而作為絹本來說,雖然是縱橫編織而成,和造紙的過程不一樣,但是其實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那就是經(jīng)線和緯線的走向。
這個和絹帛的編織工藝有關(guān),先是繃上經(jīng)線,然後編織緯線,一般情況下,經(jīng)線和緯線的間隔距離是不一樣的,然後有時經(jīng)線和緯線的支數(shù)也不一樣,最後就是經(jīng)線和緯線的緊張程度也不一樣,因此織成的絹帛,橫向和縱向上的張力也是不一樣的。
在修補絹帛的時候,也要注意補料和畫心方向的問題。
然而這還不是最痛苦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絹帛找不到了。
當然了,現(xiàn)代藝術(shù)也有用絹進行創(chuàng)作的,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都是如此,但是周至其實在之前就發(fā)現(xiàn)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現(xiàn)代絹和古代絹,不說陳化後的“舊味”,就連經(jīng)緯線的粗細都不一樣。
蜀繡傳人楊德全大師對於織造算是頂級專家了,和周至也算是好朋友了,這樣的事情周至當然要去問個究竟。
造成蠶絲不同的主要問題在於西漢養(yǎng)殖的蠶和現(xiàn)代養(yǎng)殖的蠶不一樣了。
現(xiàn)代蠶經(jīng)過幾千年的優(yōu)選,蠶越長越大,吐的絲越來越粗,單繭的重量比古代重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用這樣的蠶絲編織出來的書畫用絹,即便經(jīng)過做舊,也根本不能用來修補古代絹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