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史記的偉大
【待得新曆法《太初曆》完成之後,司馬遷就開始著手編寫史書。
但不久,司馬遷就遭遇了人生之中的無妄之災。
天漢二年(前99年),漢武帝派李廣利出征匈奴右賢王。
本來,漢武帝是想讓李陵給李廣利押送糧草的。
但李陵不想給李廣利當下屬!
請求帶五千人從側翼出擊。
漢武帝說沒馬。
李陵便說不要馬,就五千步兵,直搗匈奴王庭。
於是,漢武帝同意,並派強駑都尉路博德領一隊人中途去迎接李陵。
但路博德不想給李陵當下屬!
請求暫時不要出擊,現在匈奴正是膘肥馬壯的時候,等來年春天,他也帶五千人和李陵分路出擊。
漢武帝很生氣,認為這是李陵先前在大言言言,現在害怕了,所以讓路博德來找借口。
於是漢武帝發書訓斥了李陵和路博德,並讓他們出擊!
說到這啊,就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李信和李廣。
當初秦國名將王翦說滅楚非得六十萬大軍,李信跳出來說20萬就行了,結果大敗而迴。
後來,一直被人說治軍不嚴隻知道好勇鬥狠早晚要吃大虧但就是不改的飛將軍李廣,也是各種請求漢武帝讓他出戰,最後搞成個羞愧自盡。
現在,這李廣的孫子李陵居然說要以五千步兵直搗匈奴王庭...
結果,又出事了!
李陵的五千步兵被匈奴三萬騎兵包圍,血戰數天,且戰且退,接著又被後續八萬匈奴騎兵堵住。
最終,李陵全軍覆沒,自己被俘虜投降。
雖然說李陵很勇敢,也用五千人殺死了遠超兵力數的敵人。
但說實在的,他這次輸得不冤。
首先,就是漢武帝都說了,兵馬都派出去很多了,沒有馬給他了,他居然還說要用五千步兵直搗王庭。
步兵啊,去草原上打仗,一般來說應該是作為二線部隊,比如誘敵什麼的。
要說是主帥李廣利,還可以這樣去誘敵,然後讓其他隊伍密切配合,來個包圍計劃什麼的。
但李陵不是主帥,隻是偏師,應該是他配合李廣利,而不是李廣利配合他。
雖然漢武帝是有所安排,但他在京城啊,安排也隻能是個大概方略,具體還要看戰場主帥的。
當然,漢武帝其實最開始也安排了人的,就是路博德,隻是因為路博德上書之後,漢武帝就臨時改變了一下計劃,沒在讓路博德配合接應,但這也是李陵出發之前就改變的。
所以李陵就這樣帶著步兵跑出去,沒有和其他隊伍的緊密配合,那不就成了活靶子嘛,被圍了援軍都來的慢。
結果也確實是如此。
李陵最後是逐漸退到了距離邊境100裏的時候,被俘虜的。
其次,李陵的治軍也不行,和他的爺爺差不多,差不多應該隻有勇敢了。
就兩個事情,應該就可以看出來。
那就是李陵被包圍後,曾說:“為什麼我們的士氣提不起來,難道是軍中有女人嗎?”
結果還真有,是以前的關東群盜被流放後的女人跟了這些邊關將士做了他們的妻子,出征的時候,被士兵們藏在了車裏。
還有一個,就是當時匈奴單於見李陵隊伍作戰十分勇猛,對他們造成了很大殺傷,一時間難以全滅漢軍,擔心會有援軍,便有想要撤退的心思。
但這時,李陵隊伍裏有個軍候管敢,因為之前曾被校尉淩辱過,所以投降了匈奴,告訴了單於,說漢軍這邊沒援軍!
因此,匈奴才一直打到將李陵隊伍全滅。】
...
秦始皇時空,嬴政麵無表情道:“李信這一家子的人都這樣的嗎?有點不堪大用啊!”
...
“我...”漢武帝時空,李廣羞愧的捂住了自己的臉!
...
漢昭帝時空,在匈奴蹲著的李陵同樣是滿臉的羞愧!
...
【後來,漢武帝得知李陵全軍覆沒,以為他戰死了,還挺傷心。
但很快,他就得到了李陵投降的消息,這下可把漢武帝氣炸了。
當時許多大臣都紛紛咒罵李陵。
漢武帝於是找來了太史令司馬遷,詢問該怎麼處理。
司馬遷則是為李陵辯解,說:
認為李陵對母親孝順,對士卒信義,有國士之風,如今一次戰敗,就被人抓住這一點不斷攻擊,讓人痛心。
李陵以五千人對戰數萬匈奴騎兵,還被敵方援軍圍攻,拚死力戰,轉戰千裏,雖然戰敗,但殺死的敵人,足以比古之名將還厲害了。
他現在投降是想要等待機會立功贖罪。
漢武帝也覺得李陵應該不會真的投降匈奴,於是就派公孫敖前去匈奴,將李陵給找迴來。
公孫敖去了之後,溜達了一圈,迴來就說從俘虜嘴裏得知李陵在幫匈奴練兵,所以找不到他。
實際上幫匈奴練兵的是李緒,不是李陵。
但漢武帝當時還不知道,因此徹底暴怒,下令將李陵誅族。
後來,漢武帝對此也後悔了,認為是自己沒有安排好,聽了路博德的鬼話,改變了方案,不然有人接應的話,李陵不至於全軍覆沒。
當然,李陵當時也確實不是真投降,而是想學浞野侯趙破奴一樣,找機會迴漢朝。
那趙破奴當初就是在匈奴生活了很長時間,後來跑到了漢朝,跟著霍去病暴打匈奴被封侯。
後來,趙破奴被匈奴擊敗俘虜,全軍覆沒,過了幾年又一次逃了迴來,漢武帝也沒拿他怎麼樣。
直到後麵卷進了巫蠱之禍,才被殺了。
說到這裏,又忍不住想感歎一下,霍去病真不愧是大漢的神將,他活著的時候,帶著一堆人將匈奴翻來覆去的暴打,一堆人都跟著他封侯了。
結果等霍去病死後,這些人全都不行了。
就像這趙破奴,在霍去病死後,倒也曾在西域暴打姑師、生擒樓蘭王,可碰上匈奴就各種吃敗仗。】
...
“哈哈!那是!朕的冠軍侯,大漢神將,那就天生是匈奴克星!”
漢武帝很自豪的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
一旁,辛棄疾十分羨慕的看著霍去病。
本來,按照原本的計劃,漢武帝是打算再次對匈奴用兵的,隻不過因為天幕出現之後,漢武帝改變了想法,想要先緩一緩,積累一下實力,搞搞火器什麼的,再動兵。
這可讓辛棄疾著急死了,他在南宋的時候,完全找不到機會去打金國,隻能憋屈的蹲在家裏寫詞,現在來大漢,就是想幹仗。
所以,基本上他大部分時候都在督促工匠們快點把火器什麼的搞出來。
...
漢武帝時空,草原上,幾個匈奴人嗬嗬冷笑道:“劉徹,讓你笑,多笑點,反正過不了多久,那霍去病就要死了,到時候看你怎麼笑!”
...
【同時,司馬遷也被牽連了,被以詆毀李廣利,為李陵辯護的理由定為了誣罔罪,按律當斬。
麵對著死亡,司馬遷並不害怕。
他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隻是,他還沒有完成家族和父親的遺願,還沒有將曆史傳承下去。
他想到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孫臏,呂不韋,韓非子等人!
所以,他毅然的選擇了用腐刑代替求得免死。
八年之後,華夏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史家巨著《太史公書》誕生。
到三國時期,史記成為了太史公書的專屬稱唿!
該書總計耗時十四年,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從上古五帝一直記錄到漢武帝時期。
司馬遷終於完成了他父親的遺願,將自秦始皇收天下之書,焚書坑儒造成的曆史斷絕給續接上了,為後世留下了極為寶貴的財富。
這裏也不得不批評一下秦始皇了,雖然他一統六國,建立大一統製度,是華夏曆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可他的焚書坑儒,同樣是罪過不小。
當然,現在很多人認為秦始皇坑的不是儒生而是術士,這個就不說了,目前主流認為,確實是坑的術士,可能牽連了一些儒生在裏麵。《史記》說的就是坑術士。
但他在李斯的建議下,收繳天下書籍,特別是史書,然後焚毀的事情,基本上沒什麼疑問。
這導致了戰國及以前的大量珍貴曆史被湮沒,再也無法複原了。
就比如說我們公認的華夏古代王朝的開端是夏朝,以擁有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而自豪。
但西方人整天抱著他們那些扯淡到了極致的史書吹噓什麼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有什麼五千年六千年,卻非說我們隻有3500年,夏朝,商朝不算,不夠真,都是部落初級文明,不算數!
還扯什麼全球的人類都是從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發展出來的。
雖然他們是那樣的雙標,不要臉,但很長時間,我們沒辦法。
因為自從1840年以來,滿清被西方列強輪番暴打之後,世界文明的話語權一直掌握在他們的手裏。
直到殷墟的出土,西方才改口說,商朝可以算,夏朝不算。
到如今,夏朝的文物實證,也基本搞定,西方雖然還沒有完全承認夏朝的存在,但也不敢隨便亂嗶嗶了。
這些事情,可以說司馬遷有巨大的功勞,因為他的史記,續接上了夏商周的文明,讓我們能夠將史書記錄和實證對應起來,打破西方想要通過曆史貶低我華夏民族自信心的陰謀詭計。
隻是可惜的是,在我們的曆史中,很可能還存在更早的王朝文明,比如虞朝和比虞朝更早的唐朝。
如今雖然我們的考古已經發現了七八千年前的一些疑似城市的遺跡,考古學家們推測可能是唐朝或者虞朝,但始終無法確定下來,因為再往前,隻有史書上提到過唐、虞的名字,但沒有了具體史料支撐,無法對應。
而根據史學家們研究,上古史書《虞夏書》很有可能就是在這次浩劫中徹底失傳的。
當然,也有一些人說,秦始皇雖然焚了書,但是他將六國和之前的史書都備份了,保存在了皇宮。
當初劉邦攻入鹹陽的時候,迫不及待的去找宮女去了,而蕭何則是第一時間派人封了秦朝保存各種檔案書籍的宮殿,將這些書籍都保護了起來,隻是後來又被項羽這個家夥給一把火將鹹陽給燒了,這才徹底失傳了。
這個說法怎麼說呢?
項羽燒肯定是把鹹陽燒了,肯定也因此燒毀了很多的書籍,但秦始皇是否有備份這件事,這就不好說了。
國府時期史學界出現過一個“疑古派”,跟現在網上一些網友一開口就是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大概就是因為漢滅了秦,所以要抹黑秦。
所以他們認為,秦始皇沒有焚書坑儒,但是現在考古界出土了許多證據,證明司馬遷沒亂說,所以疑古派的觀點被完全否定了。
因此,按照《史記》記錄:
“史官非秦記皆燒之”意思就是:除了秦國的史書全燒了。
“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意思就是:醫藥占卜農業的書不燒。
這個有沒有官方備份的爭議來自於這句話: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一些學者認為,這意思就是官方有備份尚書、詩經,諸子百家,燒的是民間的,所以後來項羽的一把火才徹底讓這些書失傳了。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句話本身就有點含混不清,應該倒著讀,而且關鍵是博士官不掌管《尚書》《詩經》百家書。所以,沒備份。
總的來說,不管其他書是備份了還是沒備份,單就史書這一塊,六國史書肯定是燒了,沒備份。
所以功是功過是過,幹過啥就是啥,曆史應該實事求是,不能搞飯圈文化那一套哦。】
...
“啊!朕...朕...”
噗通。
秦朝,始皇時空,秦始皇嬴政臉色一片慘白,然後倒在了地上。
...
漢高祖時空,“什麼宮女,這麼嚴肅的事情,扯這些幹什麼?”
劉邦滿臉尷尬,隨後又說道:
“那誰?是不是說我大漢黑秦朝的,誰說的?站出來,我大漢那裏黑秦始皇了,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哪裏黑了!”
...
“哎!”李世民長歎了一句。
“哎!”趙匡胤,朱元璋,朱棣等人都是這樣,畢竟是曾經和秦始皇一起穿越時空並肩作戰過的,也不好說什麼。
...
“嗬嗬,嗬嗬,嗬嗬!你總算說了一句稍微公道一點的話,你就是對我大清有偏見!整天的黑我大清!那秦始皇也幹了一樣的事情!現在看你以後還怎麼黑我大清!”
清朝,乾隆連連冷笑道。
群臣頓時感覺頭皮發麻,皇帝又開始激動了,能別激動嗎?免得又被拖到天幕上挨打!那是真丟人啊!
...
“本王!本王沒燒鹹陽!反正不管怎麼說,不是本王燒的,本王都沒打到鹹陽就來這裏了!”
乾隆時空的項羽,也是滿臉的尷尬,迎著眾人的目光,也隻能狡辯一下了。
...
漢宣帝時空,司馬遷雙眼通紅,看著天幕,雙手都在發抖。
...